《鹧鸪飞》

创作背景

为打造“文化盐田”,让盐田文化精品走出去。盐田区阿拉丁儿童阅读促进中心联合国内知名少儿IP“老墨家族”,创作了以“聆听国乐之美”为主题的系列音乐节目——乐声悠扬。让孩子们轻松欢乐地浸润在音乐艺术和传统文化之中,了解经典民乐、提升音乐素养,学习国学知识、传承中华文化。

这其中包括了相关民族音乐曲目背后的故事、国乐推广及相关国学知识、国乐经典曲目推广等,将传统音乐“一网打尽”,轻轻松松消化知识,提升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起源

鹧鸪飞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原是湖南民间乐曲,乐谱最早见于1926年严固凡编写的《中国雅乐集》。

《中国雅乐集》所载《鹧鸪飞》的解题是:“箫,小工调。本曲不宜用笛,最好用声音较低的乐器,似乎幽雅动听。”但是以后此曲以丝竹乐合奏、箫独奏等多种形式在江南流行开来,用笛子演奏的版本反而成为此种名曲。该曲历经多位民族音乐大师的改编,其中尤以陆春龄先生和赵松庭先生改编的版本为佼佼者,陆春龄先生改编的版本更是被誉为笛子十大名曲之一。

内容赏析

曲子的引子部分是由四个极其简单的长音音符组成。陆春龄在演奏这四个音符时,着重抓住了音乐的形象性。通过音符的八度特殊处理,向人们勾勒了一幅淡雅的鹧鸪飞翔图。

江南笛子独奏名曲_笛子独奏江南_江南笛谱

乐曲接下来的慢板,似乎和其它江南丝竹的曲目大同小异,实则中间包含了很多韵味。

陆春龄在吹奏的时候,音头音尾的起落变化多端。

平淡的音符,用了不平淡的处理,“文曲武吹”使人感觉如同一座待喷发的火山。

乐曲有一个短小的尾声。快板渐慢后全曲落在“角”音的长音上,并且运用了和引子相同的处理技法,与引子首尾呼应,仿佛那鹧鸪扶摇而去,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全曲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旋律舒展流畅而具有诗意和神韵,充分地发挥了曲笛醇厚圆润,悠扬委婉的特点。它虚实结合,以情写景,很容易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乐曲通过对鹧鸪飞翔的形象描绘 ,表现了人们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愿望,音乐活泼流丽,表现鹧鸪展翅高飞的情景。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