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弹手指的指法_钢琴弹手指移位_钢琴两只手怎么弹

读谱、背谱及基本奏法

王大立

读 谱

一、准确细致地读谱

应养成读谱的良好习惯,准确细致地读谱,确保读谱过程中没有错误,把乐谱“吃”透,这是把好演奏质量的第一关。

在读谱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项基本内容的要求,尽可能同时注意这些内容的要求,亦可在重复练习中,每次重点注意1-2项要求。

1.音高:首先必须看清调号,并时时注意调号,找到音高的同时必须考虑调号;看清每一个音,特别是过高和过低的音及临时变化音。

2.指法:当看清谱上的音高并在琴键上找到对应的音高之后,需采用谱上标记或未做标记的科学的指法。指法的设定相当重要!好的指法可以使看起来很难的乐句变得十分容易,从而解决困难,且不易出错。所以,必须在视谱阶段就选定科学的指法,通过慢练使它固定下来。注意:不要随意改动指法,更不能在临近演出前随意改动指法,这太危险了!

3.奏法:在看清音高、指法的同时需注意每一个音的奏法,如连奏、跳奏、非连奏等,音符之间总是有连有跳,奏法直接影响到音乐的内容和表情。例如,原本轻快活泼的曲子,如果误把跳奏弹成连奏,则轻松愉快的情绪就不可能表现出来了。

4.句法:音乐的句法是音乐表现的基本手段,犹如文学中的标点符号,其中,对分句、呼吸、语气等的把握非常复杂。

5.节奏:节奏的正确把握是钢琴学习中最大的难点之一,节奏不准确的演奏是每一个略有音乐听觉的人所无法忍受的。应明确每个音的时值及音符之间时值的比例,必须运用节拍器协助练琴。在弹出节奏感的同时,注意节拍感。

6.力度:注意每个音的力度关系,根据音乐作品的情绪作出准确而细腻的变化,就如朗诵与歌唱,但弹钢琴需要作出的力度变化要复杂得多,两只手同时弹下去的八个音,每个音的力度也不尽相同。

7.表情术语:这是作曲家为了让演奏者更准确、生动而细腻地表达作品所作出的标记,是音乐表现上的导航。许多学生在音高、节奏、奏法等方面都能做到准确、细致,但却对谱上的表情术语视而不见,或未能主动去表现,使演奏缺乏表情,缺乏细致的艺术处理,使音乐失去光彩,考试也未能获得理想的成绩。从识谱阶段就应注意表情术语,根据作品风格,准确、大胆地表现谱上所有的音乐表情术语。

8. 踏板:准确的踏板控制可为音乐增添光彩,而不恰当的使用踏板,则可完全毁灭整个音乐作品。除了参照谱上的踏板记号,更重要的是用耳朵控制踏板,并根据不同的风格和内容细腻的调整踏板。

以上内容只是读谱的第一步!事实上,读谱应贯穿于练习的全过程,以不断从中挖掘新的含义,比如:乐曲的思想感情、乐曲的整体结构、隐伏的声部关系、音乐色彩变化等。必须“钻”进乐谱中,去理解、表现乐谱背后所蕴藏的内涵。准确、细致的读谱是成功演奏的基本。从接触乐谱的第一时间开始就准确的弹奏(可慢速,但必须准确、流畅),演奏的成功将成为必然。

二、入门教学读谱的方法

1、眼睛多看谱,少看琴键

从学琴第三周开始,鼓励孩子们始终看着琴谱,只在双手交替或大跨度转换手位时才看琴键,并很快让眼睛回到谱子上。眼睛盯着琴键练琴,不利于熟悉五线谱,更不利于熟悉键盘。因为五线谱需要重复地“看”才能变得更加熟悉,使脑子在极短的瞬间作出反应,而键盘是靠手指去熟悉的。在较高程度的作品中,眼睛的速度永远也比不上手指的速度。因此,要从一开始就依靠手指去找到谱子所对应的琴键,这对于进一步的学习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2、眼睛“走”在手的前面

在弹奏第一小节时,眼睛应提前看到第二小节,并在脑子里构思如何去弹奏,这是钢琴读谱必备的“功能”,有利于流畅地演奏。许多学生弹奏时总是断断续续,原因就在于读谱没有提前量,或因为速度太快而来不及提前看下一节。因此,在初学时学生家长应花费一些时间给孩子们指谱,并注意控制好提前量。特别是在弹奏长音时,在该音符下键之后,眼睛立即看到后面的音符。

对于伴奏中的分解和弦音型应该同时看到一整个和弦,而旋律部分应提取出来视唱。这点对于乐感较弱的孩子尤其重要,就像读书一样,如果看一个字读一个字则很难理解整个句子的内容。

3、避免依赖指法“认谱”

许多初级教程都标上了太多的指法,初学者往往依赖指法去找到相应的琴键,然后以此来判断音高,这是极其危险的办法!这会使教师和家长造成错觉,误以为孩子们已经熟悉五线谱,在一两年之后才发现他们不会识谱时,问题已经变得很严重,纠正的过程将变得十分漫长,教学进度受到很大的影响。最好的办法,是在初学新曲子的第一节,把稿子放大一倍复印(A4—A3),然后把不必要的指法涂掉(如顺指弹的音符),如果双手轮流弹奏时则保留每只手弹奏的第一个音的指法,直至学生能流利弹奏时,再看着原谱弹奏。放大谱子的优点还在于孩子们能更确切地看清楚每个音的高低。因为幼儿的眼睛难以专注地去看过于细小的谱子,而普通的谱面对于他们来说都显得太小,音高成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背 谱

确实,钢琴的背谱比许多单旋律乐器困难得多,许多学生因为没有掌握背谱的方法,死记硬背,以至于在考试或演奏时发生错误,甚至因为忘谱而下不了台,对演奏效果造成极大影响。可见,背谱这一关绝不能忽视。在学琴的初级阶段就应该进行背谱的训练——这是成功演奏的基本保障。

对于重点曲目(包括暂时不需要表演的作品),都应该背谱。很难想象,如果你的眼睛始终盯住乐谱的话(初学第一年除外),又如何能够充满情感的演奏?!单靠“熟能生巧”的自然记忆方式是很危险的,应当运用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方法去背谱,你才能毫无顾忌的全身心投入去表现音乐。背谱的方法主要有:

1.分析乐谱的每个细节,并加以记忆。决不要死记硬背,而应当用心去背,细致的分析乐曲发展的规律和每个细节,使大脑像复印机一样,真正的“印入”谱上的所有一切。仔细分析乐曲的曲式、和声、旋律走向,特别是重复乐段的共同与不同之处及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连接处,这些都是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总之,应当运用感性与理性密切结合的方法去背谱,这才是记谱的最好方法。

2.分句背谱。篇幅较长的作品,可分为小段或分句背谱。例如:先分析第一句,接着,看着谱子慢练三次,然后盖上谱子慢练三次。如果有些地方记不起来的话,千万不要急着看谱,而应该尽量去回忆,或者从前一句接下来弹,实在记不起时,才看看谱子,并分析“出故障”处与其前后一小节的关系,最后,用各种速度背奏这一句。依次类推,后面的句子都用这种方法练习背谱,这对于清楚的记住乐曲的每一个细节必定很有帮助。

3.假想演奏。在不发声物体上(如:桌子上)假想地“演奏”乐曲,“倾听”每一个声音,“默想”达到的效果,可使记忆变得立体化。这种练习有时甚至比在琴上练习效果更好。

4.分手背谱。可以先分手弹奏录成录音带,然后跟着录音弹奏所缺的声部。这比较困难,但能检验是否真正背熟每个细节,且记得更牢靠。

5.用录音机帮助记忆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尤其是睡觉前或刚睡醒时,听录音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睡觉前听一两次乐曲的录音,然后像看电影一样在脑子里把整首曲子过一遍,这对于加强乐曲的整体记忆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当你已经把谱子背下来以后,还得经常认真看着谱子弹奏,以加深对谱子的印象,并把容易忽略的表情记号等都非常清楚的装入脑子里,并加以运用。

总之,那种依靠“自动化”的记忆和不动脑筋的背谱方式都是不可靠的,必须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去练习背谱,演奏的质量才会有保证。

奏 法

钢琴奏法主要分为三种:非连奏、跳奏、连奏,这三种奏法贯穿于所有钢琴作品中,表达不同的情感和音乐形象。 除了巴赫之外的绝大部分作曲家都在乐谱上明确标示音符的奏法,这是作曲家对音乐内容和情感最明确的标示之一。三种基本奏法明确细致地告诉演奏者音乐的情绪和语气。其中,连线犹如语言文字中的标点符号,演奏者必须绝对准确地区分各种奏法,掌握各种奏法特有的触键方法。奏法直接影响音乐的情感和内容,把连奏误弹为断奏,或反之,则音乐情趣完全变样。

一、非连奏

非连奏即每个音都断开的奏法,属于断奏,在中等难度以上的曲子中,非连音奏法似乎用得不多。但事实上,每根连线下的每一个音和最后一个音合起来就是一个非连音的奏法,即常说的“落、起”,它是三种奏法的基础,琴童初学的半年,主要任务即掌握非连音奏法。非连音奏法往往运用于句子的第一个音,或者各种需要强调语气的句子和音符当中。

非连奏的触键方法主要运用手臂本身的重量和力量,有控制地下键(不可用手指的爆发力),应特别注意音色的控制,并在初学阶段就强调声音的“美”,有控制地下键,不可摔下去,更不可敲击、拍打琴键。

具体弹法:手腕放松提起至指尖即将离开健面时随之自由落下(如自由落体),在手指尖弹下琴键的同时,手腕同时自然放松,直至手腕略低于掌指关节,指尖、手腕内侧、小臂处于同一平面上。必需注意的是:

(1)手腕提起时,手掌放松下垂,不可往上翘或往上甩,手指不离开键面。当手腕放下时,指尖先按触健面,手腕才随之放松下去。

(2)大部分的非连音应尽量弹得连贯(尤其是歌唱性强的旋律)。虽然每个音断开,但断开的时间非常短,手指紧贴琴键,手腕柔软的带起和放下,从听感上是“连贯”的,而不可弹得“上气不接下气”,必要时可边弹边唱旋律,使琴童从一开始就训练歌唱性的弹奏,这个方法极为重要而且有效。

二、跳奏

跳奏的要求是声音短促、集中,多数跳音应弹得轻巧、跳跃,不可弹得笨重、生硬。乐理书上对跳音的解释是:弹奏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但事实上,除了巴赫等极个别作曲家之外,一般的跳音只弹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一,而每个作曲家不同作品的跳音弹法也不尽相同。

跳奏主要分为三种:手指跳音、手腕跳音、手臂跳音。需要特别快速(如十六分音符)、极为轻巧(弱奏)的跳音运用手指跳音,主要通过掌指关节的运动带动手指弹奏,极弱而轻盈,如蜻蜓点水,手腕较少上下跳动,手指处于主动地位;需要较为快速、时值中等(如八分音符),音量适中的跳音运用手腕跳音,主要靠手腕的上下运动(如拍皮球,弹奏运用非常广泛);而时值较长的(如四分音符)跳音运用手臂跳音,手腕相对固定但不僵硬,主要靠手臂的上下运动弹奏,可弹奏得强有力,可表现激动、强烈、震撼的作品。例如:车尔尼849-24可以学习三种不同的跳音奏法。

三种跳音的共同点和弹奏要点是:手指尽量贴键弹奏,力量集中,在手指摸到琴键之后,迅速而有力地下键,琴键的反作用力使手臂、手指迅速地“弹”起来,而不可直接“摔”下去。这样才能弹出音色圆润、声音集中、短促、有颗粒性和弹性的跳音,避免把跳音弹得笨重、生硬。教师们可把弹奏跳音比喻为小青蛙轻巧地跳起,或者让学生站立后跳起,而不可像企鹅或狗熊一样弹得笨拙而沉重。

三、连奏

连音奏法在各种作品中占据了90%以上的音符,其表现的内容和情绪幅度非常大,涵盖了各种抒情、安静、生动、强烈、震撼的情绪,而其触键手法也非常丰富。初级的连奏技术主要要求连贯、优美、歌唱,犹如走路,踩下一步时,放开另一只脚,即弹下下一个琴键的同时放开前面的音,连线的第一个音下键时同非连奏一样,之后的连音主要运用手臂的重量弹奏。根据音色的需要,主要分为歌唱性的连奏和颗粒性的连奏。歌唱性的连奏主要靠手臂重量甚至上半身的重量、力量弹奏,此时手指主要起传递重量和力量的作用,下键速度尽量慢,是属处于被动状态。用手指的指腹触键,贴键弹奏(手指不抬起),这样产生的声音柔和、优美,富有歌唱性;颗粒性的连奏运用手臂本身的重量加上手指的爆发力,手指略微抬起,用指尖触键,使声音富有颗粒性,适合于快速的经过句;而装饰音的弹法运用手指的力量即可,不必加上手臂的重量,从而使声音更加轻盈、轻巧。

国内的不少钢琴教师都强调声音的颗粒性,强调高抬指的连奏。这在基本功的训练中,是极为必要的,有助于训练手指的力度和独立性。这是国内外钢琴教学的主要区别。但许多教师片面强调高抬指的颗粒性,而忽视了歌唱性的触键训练,忽视了歌唱性这一钢琴触键技术、音色追求的最高准则和目标。由于钢琴是最缺乏“歌唱性”的乐器,钢琴家毕生都在追求“歌唱性”。教师及琴童应该从入门阶段就重视声音的质量,不再把钢琴当成“打击乐器”。

初学者在学习连奏时,应特别注意手腕的运用。古钢琴由于机械结构所限,当时的触键技术不需要使用重量弹奏法,有人甚至提出在手腕上方放一枚硬币,在弹奏时不得掉下来。而现代钢琴和现代音乐厅要求钢琴达到足够的音量以满足听众的听觉需要,在协奏曲中,更需要能与大型乐队抗衡,现代钢琴的演奏已经离不开对重量弹奏法的运用。遗憾的是,在许多业余教学,甚至专业院校中,古老的触键技术仍广泛而普遍存在,许多教师限制学生的手腕运用,僵硬的手腕严重束缚了孩子在钢琴技术上的发展,使其在音色、力度、速度上都未能达到应有的要求。

钢琴技术的核心即手腕技术,时刻注意手腕的运用,必将减少不必要的障碍,在弹奏“4、5”指时,尤其应该注意手腕的运用,把重量传至指尖。由于“4、5”指的独立性及力量都较弱,那么,在运用这两个手指弹奏时,应适当抬高手腕,使其处于较高的位置,这有助于更好地把手臂重量传递至指尖。也就是说,“4、5”指更多地是运用手臂重量弹奏,这样,你就不再觉得“4,5”指软弱无力了。手指好比“前线”,离不开手臂这个“大后方”的支持,如果我们尝试着把手放在桌面上并把平置的手腕不断抬高,这时就会感觉到手指的压力逐渐增加。

在连奏中,同音重复经常被弹得极不连贯,破坏了音乐的歌唱性。正确的弹法是:同音重复的第一个音即将结束时提起手腕,在手指即将离开键面,而止音器未完全止住琴弦振动时,马上弹下下一个音,使两个音之间非常连贯且没有空隙(琴键松开至80%时,止音器尚未止住琴弦的振动,但手指可以进行二次击键,不必等琴键完全回到原位再击弦)。

钢琴奏法乃演奏钢琴最前哨的核心,它体现在指尖与琴键接触瞬间的状态变化,与音乐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钢琴初学者应扎扎实实掌握每种奏法的触键技术,明确区分钢琴作品中每种奏法的特点并准确弹奏。无论连奏、非连奏、跳奏,追求音乐的“美”才是获得良好钢琴音响的最重要之奥秘。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