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之探索【摘要】中国钢琴音乐是当前比较常见的文化现象,它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一定的文化特征。而民族化则是其中一种比较重要的文化特征,它意味着中国钢琴音乐在文化多元发展的潮流之下,会逐渐朝着民族化的方向进行创新发展,让中国钢琴音乐真正进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如今,钢琴音乐民族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较为热门的一个话题。音乐界应抓住文化大融合时代下的发展契机,了解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发展背景、发展潮流,并针对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不同题材钢琴音乐的民族精神等方面进行思考,展望钢琴音乐民族化的繁荣与进步。【关键词】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文化特征J6241002-767X(2020)20-0031-03【本文著录格式】温婧.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之探索[J].北方音乐,2020,10(20):31-33.中国钢琴音乐要真正实现民族化的发展,则需要将中国优秀传统音乐与西洋作曲技法进行高度的融合,让这样的作品与民族化风格相适应。实际上,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发展步伐已经迈开,从事钢琴音乐创作的人正在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希望可以让中国钢琴音乐真正形成一种民族化风格。一、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发展背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开始进入了初步繁荣的时期,即便相关作品的创作技法比较简单,但是却融入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作品。

有一些钢琴作品甚至出现在了国际的音乐舞台上,如《牧童短笛》这样的钢琴曲属于比较经典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将欧洲对比复调技术和中国民族支声复调技术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其音乐结构、音乐声韵、音乐意境、音乐文化内涵都与西方钢琴文化存在明显的不同。虽然钢琴音乐本身在外来文化的范畴内,但是中国钢琴音乐却是在国内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影响下生根发芽的,不少的中国钢琴音乐家都在创作中国钢琴音乐作品这方面作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为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而除了中国钢琴音乐家自己的努力之外,国内钢琴音乐文化也受到了外来乐派文化的影响。例如二十世纪的俄罗斯民族乐派思想渗透到了国内的音乐界,影响了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技法,也给中国钢琴音乐家创作出具有民族化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带来了不少的音乐创作思想启迪。不仅如此,还有其他乐派的外来音乐文化也渗透到国内的音乐界文化环境之中,带来了不少的新兴创作思想,让国内的钢琴音乐家汲取了不少的“营养”。当中国钢琴音乐家在受到启示,对钢琴音乐作品进行创新性的创作时,使得当时的钢琴音乐创作很快地就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音乐风格,散发出独特的音乐艺术魅力,也让中国钢琴音乐在世界范围内的钢琴音乐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发展潮流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国内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局面,反映当时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是钢琴音乐创作的共同主题,创作者注重将这两种重要精神融入到各种各樣的音乐体裁之中,让民族和声在钢琴音乐创作中得到了更成熟的运用,也让中国传统音调在钢琴音乐创作中的运用更加成熟,创作出来的歌曲具有富于歌唱的音乐旋律。丁善德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创作了《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这样的歌曲,具有非常分明的音乐层次。而桑桐所创作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曲则体现了民族多声思维,采取了自由无调性的创作原则,也将中国的民族音调与欧洲多声部的作曲技法进行了有机的融合,该钢琴曲的音乐情感和艺术表现力都非常丰富。在这一段特殊的时期,也出现了反映新时代音乐风格的钢琴曲,即翟维所创作的《花鼓》形象化地展现了中国特有的热烈气氛。当时还涌现出了许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钢琴音乐作品,例如贺绿汀创作了《晚会》以及《摇篮曲》等钢琴作品,陆华柏创作了《浔阳古调》这一钢琴作品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各地开始加强了钢琴教育基地的建设工作,钢琴专业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快,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批的优秀人才。有不少钢琴专业人才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导方针,为推动中国钢琴音乐文化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而编写了不少的民族化钢琴教材,如《民歌钢琴小曲五十首》,这样的教材充分体现了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教育倾向。

在这样的教育潮流下,不少民族民间器乐曲和民歌都被改变成为中国钢琴曲,如《黄河》钢琴协奏曲和《红灯记》这一钢琴伴唱京剧作品都是当时人们喜闻乐见的民族化钢琴音乐作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发展潮流更是异常汹涌。在音乐教育界,钢琴教育体系已经趋于完善,甚至开始注重加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演奏教学。这样的音乐文化背景和教育环境都给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的钢琴音乐家开始尝试将民族和声融入到钢琴民族化创作之中。虽然钢琴音乐家非常注重中国调式基础的特性,但是也秉承大胆创新的精神,希望能够创造出一种新风格,让民族神韵更加凸显。例如陈怡创作的《多耶》这一钢琴音乐作品就充分体现了创作者对民族神韵的追求。她在现代思维中融入了传统元素,将“多耶”这一侗族的民间舞蹈形式与十二音现代音乐技法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将侗族音乐风格特点表现了出来,能够将听众带进侗乡,让钢琴音乐作品散发出民族文化的魅力。三、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一)钢琴音乐民族化的本土民族风格在国内的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融入了当地民歌风格的个性化钢琴音乐作品,使钢琴音乐民族化作品的创作独具韵味。

例如汪立三创作的钢琴曲《兰花花》就是直接根据当地陕北民歌《兰花花》进行改编的,歌曲叙述了一个名为兰花花的农村姑娘反抗封建压迫的民间故事。这首曲子不仅让人在聆听时仿佛看到了兰花花这一农村姑娘的美丽,还能够感受到她在反抗封建压迫的过程中的惊慌和悲痛等情绪。这样的民歌具有叙事性,但是它被融入到钢琴曲之中,又形成了中国钢琴曲民族化作品的个性化特色。比如西南钢琴曲《火把节之夜》融入了当地的山野风味,而融入了当地民歌风格的钢琴曲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滑音的处理采用了比较夸张的下滑装饰,这与其他的钢琴曲存在显而易见的区别。《双飞蝴蝶变奏曲》这样的作品则融入了广东当地的民歌风格,使其成为粤式钢琴音乐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广东地区的钢琴音乐作品还融入了南粤小乐队演奏法,在音乐结构方面具有短小的特点,但是依旧具有比较优美的旋律。而新疆地区的钢琴音乐作品则在音乐节奏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划分,例如节奏可分为弱起的、切分的、前短后长的,甚至还有一些作品采用了混合节拍这样的音乐节奏。这些音乐节奏特点能够凸显出新疆钢琴音乐作品的个性化特色,《哈萨克舞曲三首》这样的曲子就充分体现了这样的创作特点。内蒙古地区的钢琴音乐作品也凸显了个性化的特点,融入了内蒙古民族音乐长调和短调结合的特点,让委婉而深沉的长调和刚劲、热烈而活泼的短调相互融合,如《草原上的故事》就是内蒙古钢琴音乐创作民族化潮流下诞生的内蒙古钢琴作品。

根据本土民歌改编的钢琴音乐作品将中国钢琴音乐带向了新的发展方向,也让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文化事业获得了更长远的发展空间。(二)中国钢琴音乐改编曲的民族风格在国内的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进程中,有不少曲子主要是由钢琴音乐家根据创 作歌曲改编而形成的。例如《黄河》这首具有传统音乐风格的钢琴协奏曲就是 由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来的,它的首乐章就展现了船夫在黄河上与 汹涌的波浪相搏斗的磅礴气势,仿佛能够让人听到船夫在搏斗时的划船声,那 划船的粗狂之势与浪涛的怒吼之势相得益彰。在首乐章有第一个高潮,在乐队 的协奏下,鋼琴发出的一连串琶音与之相互呼应,让人仿佛跟着船夫进入了与 浪涛搏斗的高潮。在高潮之后迎来了短时间的喘息。在这个地方,采用了华彩 乐段。随后,乐曲再次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这一紧张气氛能够瞬间将听众带到 了船夫与波浪搏斗的画面之中。 《黄河》钢琴协奏曲还有第二、第三、终章等乐章,分别是《黄河颂》《黄河 愤》《保卫黄河》等乐章。这第二个乐章更多的是描绘黄河美景,乐曲的层次 逐渐提升,乐曲的力度也在逐渐增强,直到再次迎来一个乐曲高潮:歌颂了黄 河河山之美。而第三乐章引用了《黄河怨》的内容,使乐曲所表现的音乐情绪 更加复杂。

当乐曲表现出愤恨情绪时,乐曲达到了高潮,直到高潮滑落之后, 凸显了一种无奈而充满伤痛的情绪。终章的乐曲一开始引入了铜管乐,逐渐进 入到钢琴的华彩乐段之中,将“保卫黄河”这一终极的乐曲主题展现了出来。在 乐曲高潮时,它的演奏曲调具有庄严雄浑之气势,仿佛彰显着一种“胜利”的意 味。可以说,这一首钢琴协奏曲具有比较高的思想深度和情感深度,使国内的 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在国内钢琴音乐民族化的进程中,还有不少钢琴曲是从原来的创作歌曲改编而 来的,例如《梅花三弄》这一古琴曲、《二泉映月》这一二胡曲都被改编成为 同名的钢琴音乐作品。这些乐曲的音律和滑音等方面实际上都凸显出了比较浓 郁的民族色彩,体现了改编作曲家追求民族风格的决心。而这些作曲家要完成 这样的改编曲,必然会经历过模仿多种民族乐器音响的探索过程,因此,他们 的改编作曲手法非常丰富,无疑能够让国内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发展进度加快。 四、不同题材钢琴改编曲的民族精神 钢琴音乐创作涉及到的音乐领域非常多,涉及到的音乐题材也非常丰富。创作 者的主要意图就是要创造出具有浓郁中华民族色彩、贴近人民生活的音乐作品。 为了达到这样的创作目标,他们的创作思想往往是牢牢植根在民族音乐文化上, 使得国内的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而不同的音乐题材蕴含 着非常丰富的民族精神。例如上文提及的《兰花花》就是一种以爱情故事为改 编题材的钢琴曲,它采用了不协和的和声对曲子进行调性变化,其主题旋律倾 向于简单化,在音色上具有激越、高昂的特点。这一题材具有叙事性,渗透的 是反抗压迫的勇敢主义民族精神。除了爱情故事题材,影视歌曲题材也成为改 编钢琴曲的重要题材。实际上,在解放战争胜利之后,国内的文艺事业开始得 到了飞快的发展,涌现出了不少贴近群众生活、备受人民喜爱的影视歌曲,群 众基础比较广泛,逐渐发展成为了大众化音乐。为了推进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 钢琴音乐家开始注重以影视歌曲为题材,将其改编成钢琴曲。实际上,影视歌 曲的音乐旋律也是比较简单的,具有富于歌唱的特点。例如《伟大的土地改革》 这一影视作品中有一首插曲名为《翻身的日子》,被改编成了同名的钢琴曲。 这样的钢琴曲也渗透了比较浓郁的乡村振兴的民族精神,鼓舞着人民积极参与 到农村改革之中,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建设之中。 爱国歌曲也是钢琴曲改编的重要题材,改编后的钢琴曲能够表达音乐家的爱国 之情,抒发自己歌唱祖国的豪放、热爱情怀,渗透着非常浓郁的爱国主义民族 精神。而除了歌唱祖国的歌曲,也有不少钢琴音乐家选择革命歌曲作为题材进 行改编。

这些歌曲实际上都与时代的特征和发展需要相符合,一般表达的是创 作者对革命战争胜利的自豪、骄傲、怀念等思想情感。还有的钢琴曲传达的是 人民对革命胜利之后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珍惜之情,题材内容一般是家园建设 的歌曲。这些歌曲不仅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珍惜情感,还可以抒发人们更 深层的情感:希望祖国的建设可以健康开展,让祖国和每个人的家园都可以建 设得更加美丽和富足。例如《我爱祖国大油田》这一首钢琴改编曲就传达了创 作者对祖国建设和家乡发展比较浓郁的情感。此外,也有一些歌曲传递了坚定 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音乐精神,比如《社员都是向阳花》这首钢琴改编曲就渗透 了这样的音乐精神,而且这首歌曲还深刻地反映了农民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和 乐观精神。 在国家文艺事业繁荣的发展过程中,戏曲音乐文化也比较丰富,具有非常强的 艺术感染力。有的钢琴音乐家选择戏曲题材进行钢琴曲的改编,这类钢琴音乐 作品不仅凸显出明显的戏剧性,还有比较明显的叙事性,歌曲氛围的渲染力非 常强。例如《鱼美人》这一具有民族风格舞剧作品就有六首选曲均是钢琴改编 曲,其音乐形象具有雅俗共赏性,它们展现了各个民族丰富多彩、具有多元艺 术性的生活情趣。 结束语 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发展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它始终没有停止过发展的步 伐,反而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因此,国内的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具有非常蓬勃 的生机与旺盛生命力,广大钢琴音乐家应注重围绕钢琴音乐民族化的繁荣与发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