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原为无锡城区雷尊殿道士,自幼受到四句头吴地小山歌、长篇叙事歌、滩簧、说因果和丝竹乐等乡土音乐的熏陶,对音乐非常喜爱。在父亲的教习下,他十六七岁便学会了结构繁复、技法多变的梵音,吹、拉、弹、打、唱、念样样精通,并能正式参加道教法事音乐的演奏活动。年过而立之后,阿炳的境遇急转直下。先是因染上吸食鸦片等恶习导致生活潦倒,随后患上眼疾,双目相继失明,再到后来便流落街头卖艺,生活十分贫困。底层的生活让他历尽了人世的艰辛,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屈辱。但才艺出众的阿炳,经常通过拉二胡、弹琵琶、说新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通过音乐揭露当时的黑暗。他把自己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产生了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确实是曲作者一生的创作。笔者描述自己的悲惨生活遭遇,同时也说明当时旧社会的整体现象,这个也成为此曲在国内外被人喜爱的原因。该曲作者自幼年时期就开始接触道教音乐,过程中也参与道教音乐的演奏,此外江南民间音乐也受益颇深,还对地方戏曲以及民歌小调也有一定研究,所以经常性的演奏变化在乐曲中非常明显。当时,无锡当地20世纪30年代的商业电台也曾播放大量广东音乐。阿炳还跟当时比他小很多的黎松寿先生学过粤曲《三潭印月》,《二泉映月》中包含了道教音乐素材和苏南民间音乐以及粤曲的音调是必然的[1]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