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和坚持有时候比天赋更加重要。”

▲点击观看阿炳的故事

这部短片,讲的是盲人阿炳的故事。

可能你并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但他的音乐作品你一定欣赏过,关于他的故事也正如他的作品一样能够打动人心,给予人力量。

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世界级的指挥家小泽征尔第二次访问北京, 他指挥中央乐团演奏了弦乐合奏《二泉映月》,大获成功,受到听众的一致好评。

小泽大师第二天到中央音乐学院访问,特意听听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的原曲。

他听着听着,情不自禁,掩面而泣。

他以东方人特有的虔诚说:“这种音乐应当跪下去听。坐着或站着听,都是极不恭敬的。”

有人提示:“这不过是一个流浪汉所作的曲子。”

但是,小泽大师依然想跪下去,他泪流满面地说:“要是早一点听到用二胡演奏它,我是根本不敢指挥乐队再演奏它的,这是真正的天籁,是世界级名曲!”

毛主席评价说:“这首曲子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要发扬广大之。”

周总理特意请人灌制唱片,当作珍贵礼品赠给来访的国际友人。

美国当时评出了10首最受欢迎的流行乐曲,《二泉映月》位居榜首。

一位英国音乐家听过这首曲子后,激动地对贝多芬的故乡人说:“中国的贝多芬!中国的《命运》!”

而这样一首蜚声中外的“神曲”却是一位“流浪汉”创作的,人们喜欢叫他“瞎子阿炳”。

只要听到他悲泣的二胡声,大家便奔走相告:那个可怜的瞎子又来了!

那时候民不聊生,人们的温饱都成问题,精神上更是匮乏,阿炳的悲曲填补了他们精神的空缺。

他懂大家的喜怒哀乐,人们在同情他的同时也是同情自己,一堆人围着阿炳听他用二胡演奏人间悲苦,经常随着悲切的乐曲捂脸大哭,阿炳到哪他们跟到哪,直至天黑也不舍得回家。

阿炳,原名华彦钧,1893年8月17日出生于无锡市。

父亲华清和(号雪梅)为无锡洞虚宫雷尊殿当家道士,母亲年吴氏年轻守寡来到雷尊殿帮工,因为经常听华清和拉二胡产生了爱慕,但两人的结合遭到族人和道观里人反对痛骂。

父亲为了自己的声誉将刚出生的阿炳送给同族婶母抚养,他3岁那年母亲在思子心切和世人的成见中郁郁而终,直至8岁才被带回道观,取学名华彦钧,小名阿炳,并被送入私塾读书。

但阿炳只能和父亲以师徒身份共处,可以说他的童年乃至青年时期都是在无父无母的环境中长大的,从小缺少关爱和安全感。

好在40岁那年,他认识了同样苦命的寡妇董催弟,从此二人相依为命,董催弟的孩子也将阿炳示为至亲,让孤苦一生的阿炳享受了一段人世间温情。

阿炳22岁那年华清和去世,临死前才和阿炳说了真相,并让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

如果说阿炳当年子承父业,兢兢业业地在道观里生活,就不会遭受那么多人间疾苦,也就没有那首《二泉映月》。

一切都像是有了定数,阿炳孤苦了二十年,刚和父亲相认父亲便撒手人寰,那种孤独无依和世事无常或许只有音乐能给他慰籍。

阿炳刚接手雷华殿那两年,香火旺盛,收入是往年的两倍,所有收入由他和堂兄管理。

后因堂兄想独占钱财,带他寻花问柳,吸食鸦片,阿炳不仅被病魔弄瞎了双眼,还被道观里人驱赶。

离开时身上只有父亲送的那把二胡,从此浪迹天涯,靠街头卖艺为生。

阿炳幼时便表现了罕见的音乐天赋,他对音乐的痴迷达到“癫狂”的地步,不管他在哪里,做什么,有什么样的际遇,他都要拉一段二胡,说唱一段往事。

他的日常除了吃喝全是在拉二胡,拉他的苦,拉他的惧,拉他的怒,拉他凄苦的过往和看不到光明的未来。

人们说:听别人拉二胡就是在听一段曲子,听阿炳拉二胡是听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这个故事像在说阿炳,更像在说同样孤苦的自己。

为了拉好二胡,阿炳吃了不少苦。

父亲华清和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在阿炳10岁那年,便教他迎寒击石模击鼓,练习各种节奏(后成为当地有名的司鼓手)。

12岁那年,阿炳开始学吹笛子,父亲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且在笛尾上挂铁圈以增强腕力,后来索性将铁圈换成了秤砣。

阿炳在学二胡的时候,更加刻苦,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茧,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弦粗壮得多,这与他常年练习分不开的。

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

然而命运多变,“小天师”双眼失明后仅能在一片黑暗里靠音乐来述说自己。

他经常一坐就是一天,从天明拉到天黑,用自己的曲表自己的心。

在那个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人们还是从自己嘴里省下口粮接济阿炳,阿炳是他们的精神食粮,是他们的知音,同为社会底层人,阿炳为他们说话。

阿炳秉性直爽,好打抱不平,用说唱新闻的方式揭露地主恶霸的罪行,解救过孤苦百姓,为此得罪不少人,经常遭到他们的追打和谩骂。战乱年代阿炳还用拉二胡的方式帮解放军“望风”。

他敢于切中时弊,抨击社会黑暗,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吸引听众。

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编唱《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

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

他的许多新闻唱出了群众的心声,深得一般市民的喜爱,那时候没有电视,人们“目不识丁”,了解时事和战事主要靠阿炳的说唱。

阿炳穷苦一生,1950年过后就不再拉二胡,原因是有次他在街上被人力车撞倒,二胡撞坏了,回到家,装二胡的袋子又被家里的老鼠咬破,一时悲从中来,放下自己钟爱一生的二胡。

晚年的阿炳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一间仄旧的土房,数天后才被人们发现。

阿炳成名前在无锡那边都叫他“瞎子阿炳”、“流浪汉”、“街头艺人”,新中国成立后,阿炳的才华才得以绽放光芒,人们才知道他的本名叫“华彦钧”。

阿炳一生创作了很多优秀名曲,其中非常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

人们总是感叹:当年街头小贩们为生计拼命吆喝的叫卖声、孩子们因为吃不饱哇哇大哭声、阿炳凄凉揪心的二胡声,是那个动荡不安年代特有的场景。

阿炳拉了一辈子二胡,成就了震惊中外的《二泉映月》,一心为一物,拼尽全力,换来绝唱。

反观现在,人们总是走得太快,不愿意等待,急于求成,所谓的“工匠精神”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

我们太功利,凡事向钱看,我们很容易就爱上一个人,我们很快就忘了那些感动我们的事。

我们质疑同样一份炒饭,为什么五星级饭店和普通路边店给出的价格相差十几倍;

我们奇怪手工做的皮包为什么价格比机器生产的贵很多;

我们忽视了“贵”的背后是因为成本高,那些用心思和技巧甚至带着故事做出的东西是需要慢慢等待的。

而等待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成本,因为我们总是“等不及”。

曹雪芹用了近十年才写完了《红楼梦》,《西游记》剧组用了六年的时间几乎跑遍了国内的著名景点和各地知名的自然风光,拍摄《泰坦尼克号》的费用高过建造一艘泰坦尼克号!

全片启用超过1000名临演,詹姆斯以泰坦尼克号中的真实乘客名字来替当中多达150名临时演员所饰演的角色命名。

几乎所有的临时演员在演出前,都要先上一堂3小时的“历史课”,内容包括泰坦尼克号历史、1912年的社交礼仪与行为等。

所有让我们叹为观止的“神奇”背后,都有让我们望而却步的拼命和坚持。

其实生活有很多哲学,我们要做的是学会“慢一点”、“专注一点”、“深情一些”。

像阿炳拉二胡一样,做到人琴合一,对每一份工作,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力求用心、用力,这才是最好的人生。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