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F大调夜曲》No.4,Op.15-1曲式分析如下:一作品介绍及结构图:夜曲是肖邦自己创新的一种钢琴独奏体裁,它具有冲淡平和,寂静幽澜的特点,轻缓中偶尔透着那么一点点沉思。F大调夜曲作于1830-1831,是Op.15的三首夜曲之一,是题献给肖邦的另一位好友希勒(FriedrichHiller,1811-1855)的。希勒是身兼钢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的全能音乐家。当肖邦初到巴黎时,曾拜师卡克布兰纳(FriedrichKalkbrenner,1788-1849)学习钢琴。希勒慧眼看出肖邦的钢琴技巧早已超过卡克布兰纳,所以经常鼓励他,有时候也捉弄“老卡”一番,以杀杀他的锐气。所以肖邦虽初到人生地不熟的巴黎,但是浓厚的艺术气氛和人情味,却是暂时抚慰他乡愁的唯一凭藉。尽管艾勒(LouisEhlert)形容《F大调夜曲》的一开头,左手装饰性的三连音,像是肖邦用柔软的蝴蝶翅膀刷出来的主题,但从25小节以后,感情却如洪水般毫无节制地涌出,其中还闪耀着银色的月光。肖邦夜曲的发展,似乎从这首《F大调夜曲》开始,有了一个极为明显的转变,他已完全从费尔德夜曲的风格中跳脱出来,怀念故土的热情、对革命动乱的悲愤,以及他本人高贵优雅而又忧郁犹疑的气质,都毫无掩饰地融汇成戏剧性的乐章。

这首夜曲是一个带再现段的三段体,结构图如下:A【a(4+4)+a’(4+4+4+补充4)】+B【b「(2+2)+(1+1+2+2+2)」+b’「(2+2)+(2+2+4)’(4+4+4+补充3+终止2)】二附谱例分析说明:A段(1-25小节)分析如下:A【a(4+4)+a’(4+4+4+补4)】,句轻缓中偶尔透着那么一点点沉思,主旋律在高声部、右手部分,中声部、次中声部、低声乐部为伴奏,多出现这种类型的伴奏,衬托主旋律的深沉,其和声的编配主要还是在F大调中,在a句的最后一个音还原B上(升B),有F-C的趋势,每小节和声编配如下:——6-6——6-6————34-7——34--——34-34——7a’(4+4+4+补4)句分为:4+4+4+补4的结构,F大调前四句除主旋律将一些音改了节奏,如三连音、倚音,但和声的编配都一样,后面的是4+4+补充4,在旋律特点上,在14——17为一小句,但18——20与14——16一样,20-21有停顿感,但18—21还是一句,不可分,主和弦完全终止,图如下:从21小节后两拍开始(最高音D形始),补充了4小节,主音落在七级音上,形成不稳定感,进而引出B段。

B段(26-49)分析如下:B【b「(2+2)+(1+1+2+2+2)」+b’「(2+2)+(2+2+4)」】,调式变化为:f-降D整个B段是整首夜曲的高潮,变化起伏较大,与A段和A’段相比,较为激扬,音乐较为快速。(2+2)+(1+1+2+2+2),分为两个小名,前面四小节为2+2的结构,为f小调,第41小节开始着手转调。高声部为六度和弦组成的十六分音符,起烘托作用,低声部(左手)的旋律高低起伏,音乐开始激荡起来。后面的乐句,转为降D(30—小节开始,以D大调的主和弦为转调后的乐句,转调非常明确,30,31,33的和声编配,都采用了D大调的主和弦的大调彩,32小节则采用四级和弦)降G,是这句音乐转为降D大调最明显的音符,其句式分为1+1+2+2+2,先综合,后开始的两小节主旋律都在左手部分,右手伴奏,烘托气氛。如图:接着开就综合:2+2+2左手部分开始综合起来,2小节为一个乐节,主旋律变化到右手的高声部,中声和次中声部则烘托主旋律,强调主音。句的结构为(2+2)+(2+2+4),可分为两个部分。前面一部分和b句的前部分一样,只是后部分不一样,从42-49小节,呈现2+2+4的综合结构,前面4小节的主旋律在左手,后四小节主旋律则转到右手的高声部,和声又向F大调倾向,最后主旋律引出A’段的主音,确定F大调。

A’段(50-75)分析如下:A’’(4+4+4+补充3+终止2)】,F大调从B段的激扬、快速中,又回到A段的沉静,曲调又开始幽静起来。’是4+4+4+补充3+终止2的结构,与a’4+4+4+补充4不同的是另外加了2小节的终止,结束了A’,但没有采用完满的终止,在最后的两小节(74-75),用琶音的形式,从二级到一级的终止,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