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尾奏怎么编_钢琴曲编尾奏怎么编_钢琴曲尾声怎样编配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研究向来是学界探讨热烈的话题,而晚期“五大钢琴奏鸣曲”更因其独特个性和精神追求,日益成为学者和演奏家开拓的焦点。在上期微信中,我们初步踏入这座被称为“孤岛”的晚期奏鸣曲世界,领略了他不同以往的芬芳。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乐圣”的秘密花园,感知音符背后崇高卓越的内心独白。

1817年岁末,贝多芬开始创作《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6),两年后当他将这部作品交给出版公司时说道:“现在你们有了一首奏鸣曲,会给钢琴演奏者制造麻烦,它在五十年之后才会有人演奏。”果然,到19世纪末,除了李斯特、克拉拉·舒曼、冯·彪罗外,几乎没有钢琴家问鼎这部艰深异常的钢琴力作。

同一时间内,贝多芬正在进行《庄严弥撒》《第九交响曲》的初步写作,这部钢琴奏鸣曲的布局和伟大可以同它们媲美。有力的音响、宏伟的构思也毫不夸张的被安·鲁宾斯坦将其称之为“钢琴上的《第九交响曲》。”

开篇响亮的号角般和弦音构成的主题,决定了整个乐章豪迈坚强的基调。就乐章浓厚稠密的织体赋予了钢琴音乐前所未有的交响性画面。展开部由两个声部进阶到四个声部的赋格段,充满着斗争的英雄气概。

第二乐章“完全幻想性的”谐谑曲,是对快板乐章的幽默戏仿。后面跟随的“持续的柔板”乐章是贝多芬作品中最长的慢板乐章,“集合着全世界苦难的陵墓”。在天才般的赋格终曲中,贝多芬以巧妙的对位手法,努力地寻找英勇而充满信心的结局。

钢琴曲编尾奏怎么编_钢琴曲尾奏怎么编_钢琴曲尾声怎样编配

贝多芬《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6》草稿

与《第三交响曲“英雄”》一样,这首奏鸣曲同样包含着一个相似的叙事过程,表现着英雄行的斗争与受难,最终导向创造能力的心声。在炼狱般“持续的柔板”之后,慢半引子和终曲乐章中起死回生的力量,以及赋格本身激烈的反抗表达,展现出贝多芬最为激进的艺术陈述。一部超越了以往任何坚强力作的“新音乐”,从此横空出世。

《E大调钢琴奏鸣曲》(Op.109)的抒情性风格,是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中最具浪漫主义风格的典范。从贝多芬寄给布伦塔诺小姐的献词中,我们或许能够窥探出大师此刻的音乐心境,“此曲时要献给你的,这并不是一般常见的东西所能比拟的,这是精神,这是地球上高贵、接触的人连接起来的精神,这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摧毁的作品。”

第三乐章的变奏曲是整部作品的核心,深邃、虔诚的主题“以心底涌出的感动歌唱般地弹奏”,历经了圆舞曲风格、十六分音符的轻快动感、肖邦式的甜美宁静、泼辣的赋格对位,在第六变奏持续的颤音中,音乐达到庄严灿烂的哲学境界,在历经所有变化之后,主题的最后重现让人顿生怀远追昔质感。

在这部《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Op.110)中,渐入老境的贝多芬将晚年的一切遭遇和内心复杂的情感变化,忠实真切地展示给世人。

天真烂漫的旋律似乎是贝多芬对遥远过去的回想,虽不免有“黯淡”的音色出现,但最终安静明亮的结束,让我们看到了贝多芬早期作品中所表达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谐谑曲中,贝多芬暗示了当时两首流行歌曲的音调,显示了大师司空见惯的幽默。独特的终曲乐章在表面上带有一种超验的,甚至宗教性的特性。序奏从宣叙调开始,上下动摇的旋律线具有无比的宏大感,内心由悲伤揭开更遥远的世界,咏叹调哼唱着深深的哀愁和叹息。赋格曲彻底采用倒影、缩减、扩充等手法,为听众带来宗教般的安慰。直至尾声跃升到狂烈的巅峰,最终迎来令人振奋的凯旋。

最终,贝多芬以两个乐章的《C小调钢琴奏鸣曲》(Op.111)来结束整个奏鸣曲艺术的路程,这也是作曲家“C小调情感”的最后呈现,这一情感曾先后出现在《“悲怆”奏鸣曲》《克里奥兰序曲》《第五交响曲》等诸多作品中。

埃德温·费舍尔曾说“这两个乐章是深处现实和超越现实的斗争”。第一乐章填满了人生的经历和情绪,从庄严肃穆的序奏到激烈的赋格展开部直至激情破灭的尾奏,呈现了一幅真实的外在世界。小咏叹调乐章或许是贝多芬晚年创作的最为杰出的变奏曲,四个变奏一次次将气氛推向高潮,最终在第四变奏段中,细分为三十二分音符的颤音和阿拉伯风格音型,与右手形成强烈的音区对比,创造出超越现实的飘渺氛围,正如兰兹所述“将我们导入广阔的无限之中”

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达到了钢琴艺术的制高点,浓缩了作曲家暮年时期的“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完整丰满地刻画了贝多芬从斗争到和解的心路历程。在音乐面前,语言显得苍白无力,希望屏幕前的你深入音响层面,能够在一遍遍的用心体悟中,感知大师晚年超脱凡俗的“无我之境”。

文 案:何洛婷

编 辑:陆 晓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