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单介绍下这两部伟大的影片,相信很多人看过。再说说我个人喜欢哪一部和喜欢的原因。

电影《辛德勒名单》是由著名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于1993年拍摄。描述了德国人奥斯卡·辛德勒在二战中救了1100名犹太人生命的故事。电影原著小说起于一位大屠杀幸存者,他遇到了一位澳大利亚作家托马斯·基尼利,于是提供了资料并帮助作家联系其他幸存者。导演斯皮尔伯格在这部电影中没有拿导演片酬,因为他觉得那是“血腥钱”。

电影《钢琴师》改编自Szpilman的原型波兰钢琴家瓦拉迪斯罗·斯皮曼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死亡城市》。由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于2002年拍摄。讲述了波兰犹太钢琴家斯皮曼在二战中如何在华沙一次次死里逃生,活下来的故事。导演本人经历了对犹太人的迫害,母亲死于集中营。据说前者《辛德勒名单》最初有意让他执导,但被他拒绝了。他觉得后者更真实、客观。他不想要好莱坞式的鸿篇巨作。

两部电影豆瓣评分都很高,《辛》9.6分略高于《钢》9.2分。所以我要说的喜欢仅仅是说非要在这二者中选一个的话,我,作为不懂电影艺术、文学创作的普通人,更喜欢《钢琴师》。

01.《钢》距离我们很近

很容易找到一句话来概括这两部电影。《辛》是最后犹太会计师伊扎克·斯特恩递给辛德勒戒指,并告诉他上面刻的话,希伯来语,来自塔木德,“凡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

"It is hebrew, from the Talmud. It says: whoever saves one life, save the world entire." —— 《辛德勒名单》

《钢》的海报上写着“音乐是他的最爱,幸存是他一生的杰作”。

“music was his passion, survival was his masterpiece.” —— 《钢琴家》

如果说《辛》是“救赎”的话(现代版的“出埃及记”),那么《钢》是“活着”(波兰版的“活着”)。这样的定位注定了英雄式人物和普通人的不同。因此,《钢》中很多我们熟悉的场景,家人围坐吃饭,争吵,战火开始还幻想着爱情,留恋故土,对战争盲目乐观,隔壁房间的夫妻争吵,一次次依靠帮助活下来,来自朋友、朋友的朋友和最后高潮的德国军官威廉·霍森菲尔德,没想过反抗,只是设法活下来,像极了我们每一个人。

02. 《辛》太艺术化,而不真实

虽然都来自真实事件,但《辛》显然有太重的艺术痕迹。为了突出辛德勒的伟大和战争的邪恶,用了反差。最初好色贪财的人随着战争慢慢变成了英雄,或者说战争更大的恶催生了他的善。还有影片开头的点蜡烛一段,肯定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导演用黑白镜头,只在最后墓碑放石头转成彩色以及中间为红衣女孩加上红色烘托气氛。这些艺术化的手段成就了该鸿篇巨作。但相较《钢》,少了真实性。《钢》中导演克制着自己,冷静、客观地记录着钢琴师的所见、所闻、所经历,更像真实的纪录片,达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效果。

03.《钢》的角色都有善恶两面。不是好人只有善,坏人只有恶。

《钢》中无论波兰犹太人,波兰德国人,还是德国纳粹,都有善的一面和恶的一面。想想为纳粹卖命但又救过一次男主的弟弟,还救了男主的警察海勒,最后因为钢琴曲没有杀男主的纳粹军官。另外,有压迫就会有反抗,《钢》中有波兰人的反抗,是男主躲在窗边看到的。他一边觉得自己应该是他们中的一员,一边又疑惑着犹太人反抗有什么用。反观《辛》,犹太人只有苦难,德国纳粹只有残暴(除了主角辛德勒)。

04. 《钢》从幸存者的视角对战争残酷的表现层层递进

一开始是搬入临时隔离区后,路边饿死的脸色灰青的父亲,从洞里钻出来一半被打致死的小男孩,残疾站不起来不从阳台扔下来的老人,那群莫名其妙被赶到街上奔跑然后被群枪扫射,侥幸没死的又被汽车碾压而亡,抢老太太稀饭趴在地上像狗一样舔食稀饭的老头,问了句“去哪儿”被一枪爆头的女人。再后来,那一声又一声的“why did I do it", 然后是男主孤身一人回到熟悉的家,满街狼藉,死尸遍地。最后是他像老鼠一样四处躲藏,苟活着。每个场景都是无声的控诉,直击心灵。如果有天战争降临到你我,我们也会是他们中的一员。

看完《钢琴师》是晚上9点多,我出门接下晚自习的孩子。开车出小区,那天晚上路灯依然亮,行人也依然如往常,可我就觉得夜特别黑,心里隐隐恐惧着。这是不是就是电影的代入感和沉浸式体验?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