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好听的二胡曲_二胡曲短歌_二胡短片

在阅读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这样可以与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同时提升您的参感,小编也会持续更新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冷紫葉

胡琴协奏曲《京风》由莫凡先生创作,莫凡先生是我国国家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79年凭借其非常优异的成绩,被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理论作曲系本科破格录取,1984年毕业后在北京中国广播艺术团工作。莫凡先生其创作领域是非常宽广的,具有多种形式的音乐题材。例如交响音诗、合唱音诗、声乐组曲、室内乐合奏等。

截至目前,已经拥有了一百多部(首)作品,例如以交响音诗为题材的《松·竹·梅》;民族管弦乐组曲的代表作品《彝山歌誉》;管乐协奏曲的代表作品《敦煌印象》;二胡协奏曲代表作品《云的传说》;室内乐合奏代表作品《琵琶行》;合唱音诗的代表作品《昭君出塞》;琵琶协奏曲的代表作品《长恨歌》;著名的歌剧代表《雷雨》,也包括经典舞剧《二泉映月》等。他的众多作品在国内外顺利公演,受欢迎程度极高。

二胡短片_短小好听的二胡曲_二胡曲短歌

《京风》乐曲简介

胡琴协奏曲《京风》由莫凡先生于1993年创作,作品选择的音乐素材是北京地区戏曲、曲艺以及民间音乐等,地区风味浓郁。全曲三个乐章由京胡、二胡、板胡三种胡琴分别演奏,生动地对京城古都的民俗民风进行音乐化呈现。

宏伟的殿堂,明媚的景色,别具特色的民俗,充分地对古都的风姿风采、风情以及风貌以及华夏古都的悠久历史文化、无比秀丽的景致、民风的朴素做了全方位的讴歌。

第一乐章《紫禁城》(京胡),通过京剧音乐对颇具帝王风范以及权贵气派的京城故宫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经过历史的不断演变,人间沧桑的变化,造就了很多令人感慨的故事。

二胡曲短歌_短小好听的二胡曲_二胡短片

第二乐章则是《卢沟月》(二胡),选择的主要素材是河北梆子音乐,对“卢沟晓月”的动人景色身临其境地刻画。夜曲娓娓地歌唱,充分地展现了人们渴望和平、安宁和热爱故园故土的满腔深情。

第三章则是《庙会》(板胡),所选择的音乐素材是北京曲艺单弦、京韵大鼓音乐,对新春佳节、民间庙会的热闹情景进行了呈现。一方面展示了京城的民俗风情,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京城人民的乐观豪爽的性格。

二胡曲短歌_二胡短片_短小好听的二胡曲

《京风》曲式结构与音乐元素

对乐谱的分析能够有效提高对作品的把控。在本章节中,笔者将从作品的材料、调式、发展手法、音乐元素等角度入手,全方位分析《京风》的创作构思及其蕴含的中国传统音乐元素。

第一乐章《紫禁城》

《京风》以浓郁的北京地区戏曲、曲艺和民间音乐为素材,在本作品中出现了“起、承、转、合”的传统曲式结构特点。王次炤教授曾在《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研究》一书中论述到:“中国音乐的思维形态是建立在以线为主体的音乐结构上,与西方立体化的音乐思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胡曲短歌_短小好听的二胡曲_二胡短片

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乐曲也使用了传统音乐中经常出现的“鱼咬尾”以及大量的塑型手法展开。“鱼咬尾”也称为“连锁”,既后句的始音使用与前句相同的音高;“塑型”即保留一定的节奏特征,但音高会进行改变,以达到“在相同中寻不同”的音乐理念。

笔者将会针对各个乐章进行分析剖析,并阐述各部分使用的发展手法和音乐风格元素。第一乐章《紫禁城》分为三个部分,本乐章为带有现代性质的三部曲式结构,但它更倾向于中国传统曲式结构中的“起承转合”。

二胡曲短歌_二胡短片_短小好听的二胡曲

在第一部分中,引子的落音颇为讲究,在整个乐章中最高音就是在引子之中。A5音在引子部分中作为“后置高位”,起到了加强紧张感、聚集能量的作用,理论上“后置高位”还起到了推向高潮的作用,但它并不是为了推向高潮,反而是为了加强A段主题。

因为A段主题不仅在第一乐章中不断强调再现,更是在第三乐章中得到“回顾”,同时A5音也是A主题的始音,起到了平滑衔接的作用。A段主题结束,作曲家以低音D4至C4的下行半音旋律逐渐减缓引子和A段旋律带来的紧张感,B段——“承”部分后,先是沿用了“起”部分伴奏织体的柱式和弦进行展开,而后转入华彩I部分。

二胡曲短歌_短小好听的二胡曲_二胡短片

华彩I使用了两种手法进行发展:一、对“承”部分旋律使用塑型的手法提高统一性,二、乐队伴奏声部持续出现D和G音,为后续“合”部分起到铺垫作用。当华彩结束后进入“转”部分,该部分材料、速度、风格都与之前有鲜明的对比,突出“合”部分中“再现性质”的结构特点。

在经过材料的对比后,乐曲正式进入“合”部分。将第106—111小节的过渡归纳于“合”部分是因为该部分沿用了华彩I中第一种手法——塑型,虽然旋律进行上存有差异,但通过相似的节奏型暗示了A段主题准备回归。

在简短的A段主题回归后,又再次进入华彩部分,华彩II部分沿用了华彩I中的第二种手法——持续音。华彩III也是将本乐章归为“起承转合”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该部分中,乐队高声部所演奏的旋律是将第13—14小节旋律的节奏扩大一倍展开,低声部演奏华彩I的持续低音的织体,京胡部分则是演奏华彩II的片段旋律,华彩III集合了A段旋律、华彩I华彩II的特点,由此更倾向于“合”一词。

短小好听的二胡曲_二胡曲短歌_二胡短片

《紫禁城》在借鉴传统曲式结构“起、承、转、合”之余,其结构划分也借鉴了京剧中板腔体结构。在京剧板腔体结构中常见“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无眼”以及“无板无眼”等四种主要形式。

在乐曲中,笔者可以在各段落中找到相对应的板式,如“引子”对应的【导板】,“起”视为第一部分,其中A对应【原板】,旋律较高的B段对应【二六】、华彩I作为第一段结束则是对应【快三眼】,随后节奏节拍回到原板的【一板三眼】。“转”视为第二部分的慢板,【合】则是兼备了第一部分的【二六】,也有华彩III构成的【快板】。

短小好听的二胡曲_二胡短片_二胡曲短歌

《紫禁城》以京剧为音乐风格元素,采纳了京剧西皮、二黄调式。西皮调式明快高亢,刚劲挺拔,以跳进音程为主,旋律色调明亮、华丽、明快。第25—61小节这一段落使用了西皮调式,突显出主旋律恢弘大气的音乐形象。

第62—105小节使用了二黄调式,二黄以级进音程为主,旋律的色调相对暗淡、平静。两种调式所带来的旋律色彩的明暗,使整个乐章音乐对比形象更鲜明。

第二乐章《卢沟月》

相较第一乐章《紫禁城》所借鉴的京剧板式结构而言,第二乐章《卢沟月》的曲式结构更倾向于西方传统曲式结构中的再现单三曲式。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乐章旋律落音——C音同时也是第二乐章中的始音。整体调性建立在bB宫系统上,中段——F段则是bB宫的徵音转为新调宫音的调性关系,而这种调性关系在河北梆子中是非常常见的。

二胡短片_二胡曲短歌_短小好听的二胡曲

河北梆子所规范的调性是C宫,其次是bB、F以及G宫,并且河北梆子中的正调反调的关系亦是徵转宫的调性关系,可以得出虽然《卢沟月》并未借鉴中国传统音乐的板式结构,但借鉴了河北梆子中的调性关系。

《卢沟月》是以河北梆子为音乐元素而创作的,整体调性的转换是借鉴了河北梆子常见的调性关系,但本乐章并没有按照河北梆子中的板式结构与调式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

如河北梆子所说的“三单一”,其中包括声腔单一、板式单一以及调式与调高单一,而且河北梆子多以徵调式为主。

二胡短片_短小好听的二胡曲_二胡曲短歌

在河北梆子中,宫调式只在【反调二六】,而【反调二六】不能独立成一段,只能以间插的形式出现在【正调二六】中,进出都得有【正调二六】带领。显而易见的是,《卢沟月》并不存在上述的条件,该乐章依然视为【反调二六】出现原因如下:一、《卢沟月》作为第二乐章,亦可视为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之间的“间插”;二、相对于【正调二六】带给人从容舒展的情绪外,《卢沟月》更倾向于【反调二六】的幽静、哀怨的音乐情绪。

除了调性上的借鉴,演奏技法以及音乐处理上也是借鉴了河北梆子中板胡的演奏技法,如河北梆子中板胡的滑音技巧多以徵音下三度至角音和角音下滑二度至商音这两种滑音。

在乐曲中,作曲家也有在其中使用二度滑音,但不仅限于音高上,而是借鉴了二度音程距离的滑音,如第5——8小节二胡声部多以C至D音上二度,又或是逆行从D下滑至C。这种滑音度数突出了河北梆子特色元素,使其代入感更强音乐风格更贴切。

二胡曲短歌_二胡短片_短小好听的二胡曲

第三乐章《庙会》

第三乐章——《庙会》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1小节开始至80小节,其中G——引子和H段可视为一个整体,又以旋律声部将之细分成由乐队演奏的G段以及胡琴演奏旋律的H段,两个部分均以一板一眼的板式展开,当节拍产生变化时即进入过门环节。

第一次过门中(第44—55小节)共使用两种旋律,首先“y材料”依旧是建立在一板一眼上,并且乐队声部沿用了G段的伴奏织体,“z材料”变化为主,以6/8节拍和4/4拍交替的形式展开,在6/8中乐队声部以H段的伴奏织体展开。

I段中,先以过门的y材料开始,后发展成新的i材料,当I段结束后立马进入过门,由于I段中已经使用了y材料,因而此次过门中只出现了z材料。第二部分则是第84小节开始至182小节,其中一开始依然是从G段和H段开始,整体旋律、结构均与第1—43小节无异,在H段结束后于124小节出现以y材料为主的过门。在渐慢后进入第130小节的慢板——J段,J段结束后再次进入过门部分。

短小好听的二胡曲_二胡曲短歌_二胡短片

此次的过门部分与以往不同,首先此次过门并没有节奏节拍的变化,一律建立在2/4中,在159—166这八小节中,I材料实际上源自于J段的旋律,也近似于y材料。II材料所使用的连续六连音则是对应上z材料一开始的6/8,密集的三十二分音符对应z材料后半段的4/4拍。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