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1580

导 言:

农历七月二十一日为普庵祖师圣诞日。普庵祖师是谁?普庵祖师的一生又是怎样的呢?

普庵祖师俗姓余,名印肃,号普庵。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十一月二十七日生于宜春县石里乡太平里,也就是今宜春市慈化镇余坊村。

普庵六岁时,梦一僧点其胸日:“汝他日当自省。”醒来,以梦告母,母视其胸,有赤点红莹大如樱桃。遂许出家。

其时,今慈化镇柳亭村鸭嘴岭有一寿隆院,普庵二十七岁在那里落发,礼正贤和尚为师。二十八岁,于宜春城北开元寺受具足戒。开元寺为宜春最古寺院,建于南朝梁代,寺中有甘露坛为度僧之所,另有法华院以授经文。

一日,正贤和尚授普庵以法华经典,普庵说:“诸佛玄旨,贵悟于心。数墨循行,何益于道!”乃辞正贤和尚,游方湖南。

普庵游湘,于沩山请教法忠禅师,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法忠竖拂示之。普庵有省,归寿隆院,静心坐禅,胁不沾席(形容勤苦修行)一十二载。

一日,普庵阅《华严经》至“达本情忘,知心体合”,遍体汗流,豁然大悟,说:“我今亲契华严境界矣!摩耶夫人是我身,弥勒楼台是我体,善财童子是甚茄子?文殊、普贤与我同参。”

摩耶夫人,乃释迦牟尼的生母,从胁下生出释迦。弥勒乃是大乘菩萨之一,《弥勒上生经》说他现住兜率天,《弥勒下生经》说他,下生后,将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而成佛。文殊、普贤均为大乘菩萨,作为释迦的胁侍,一骑狮子,一骑白象,侍左侍右。被普庵视为“是甚茄子”的善财童子,乃是《华严经》中所说的求道者,经文殊指点,参访了五十三位名师而成菩萨。

普庵大悟后,即述一偈云:“捏不成团拨不开,何须南岳与天台,六根门首无人问,惹得胡僧特地来。”

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

距寿隆院不远处为南泉山慈化院,昔有僧徒数千人。宋高宗建炎(1127一1130)初年失火,僧众多散,于是普庵入驻整顿。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普庵入主慈化院。

后来,普庵见上门拜访者过多,遂离慈化院,将院事付与徒弟,独自入南山石岩下筑室,静坐修禅,室日“普庵”。自此,自号“普庵”,蛰隐山中,历时二载。

普庵下山后决心重修慈化院,在新寺建造过程中,流传出许多诸如“袈裟覆地”、“水井出木’、“仙人送钟’、“上天降书”之类的神奇故事,至今为乡人所津津乐道。乾道四年(1168)十二月,慈化寺落成。一日,普庵骑白牛,吹铁笛。绕黄圃市(即今慈化街)三圈,时人不知何故。

乾道五年(1169)七月二十一日,普庵书偈于方丈室之西壁,云:“乍雨乍晴宝象明,东西南北乱云横。失珠无限人遭劫,幻应权机为汝清。”写完盘坐而逝。终年五十五岁。圆寂之前,普庵曾花费五年功夫,刺血泥金,书写了一部《金刚经》。旧时,这部供奉在慈化寺的血书《金刚经》与珍藏在临江慧力寺的苏东坡手书《金刚经》碑,都是江西境内极负盛名的镇寺之宝。

普庵被后人尊为南泉教主,称其所传之法称为普庵法(亦称普庵教)。而且,无论其生前还是死后,普庵始终笼罩在一片神异的灵光之中,留下大量传说。

有传说云,普庵在慈化院,常以符咒神水为民禳灾治病,无不灵验。有人赴衙门举报普庵是“妖僧”,设置于慈化院附近的黄圃巡检司前去抓拿。刚把普庵押到衙门,忽见一龙乘云而下,巡司连忙叩头谢罪,开释刑具。太守李某善雷术,特地去慈化院与普庵斗法,说:“借汝坛场,施吾法事。”结果施法三天,天上没有动静。正当李太守要离开时,普庵说:“将天鼓相送。”言罢忽有雷从北方起,雷雹交作。李某回身拜倒普庵足下,虔诚忏悔,雷雹乃止。

普庵死后,其所谓消灾解难之神通愈发闻名,旧时在东南渔民出海之船常供奉普庵祖师,以祈求一帆风顺。若偶尔出现瘟疫、水旱等灾害,人们常向普庵神像祈愿。即便在当代,“普庵咒”亦被一些人当作可以驱离鼠蚁蚊虫的妙法。从南宋时期开始,普庵就屡受朝廷封赐。嘉熙元年,因祈雨被封“寂感禅师”;淳韦占十年,因救旱,加封“妙济禅师”。后来仍不断受封赐。至明朝,永乐皇帝对普庵祖师十分赏识,于永乐十八年(1420)封他为“菩萨”。

如今汉传佛寺殿堂多以“大雄宝殿”为正殿,大殿正中法坛,供奉释迦牟尼。佛坛背后,一般都有一尊普庵祖师的塑像,普庵的地位可见一斑。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