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谱100首带歌词_笛子合奏曲_笛合奏谱

《金色音乐厅:音乐必听曲目分级欣赏指导》由陕西教育出版社于2004年1月出版,主编姚恒璐,全套书共九级并附光盘。

丛书简介

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的确,那些经过音乐陶冶的人们会自豪地说,我得到了情感与理智的洗礼!音乐艺术的熏陶又使人们发现,自己的内心充满了和谐与愉悦,它所反应的外部世界又是那样地丰富多彩!当你试图来到音乐身边时,有时还会感到它如同“天鹅般”的高雅而又难以接近——你当然不必为此却步。是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从根本上说,是要通过音响来理解音乐的表情意义。与音乐交朋友,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要会听——用心倾听:不仅具有一般被动感知的“听赏”,进而达到在审美意义高度上的主动“鉴赏”。当然,这其中“听”的学问还是需要长期积累的,包括了解必要的历史背景、具备相应的文化修养、提高自身的音乐技能知识,同时,还要理解音乐作品形成的规律,才能使“聆听”上升到一定的层次。对于专业音乐工作者和普通的音乐爱好者来说,首先要熟悉和掌握一定数量的音乐文献曲目,这不仅显示出你的“爱乐”精神,而且,渐渐地你会发现,自己的音乐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不知不觉地已经突破“底线”,足以达到令人惊喜的自信程度。

你手中的《金色音乐厅——音乐必听曲目分级欣赏指导》是以9本成套,它是从音乐接受者的角度来揣摩你的心路历程。你会发现这套书音乐作品的排序是依据人们听觉领会的难易程度、以音乐的表演体裁为脉络而构思的,每一级都分为“独奏独唱”、“室内乐”、“管弦乐”、“协奏曲”四个部分。在曲目的选择方面,注重风格多样、作品典型、容易引起听者联想的、标题性强的作品放在1-5级;理性、逻辑性强的作品放到6-9级。从第六级起,减少独奏独唱曲目,增加管弦乐、协奏曲的内容。全套书的曲目涉及西方17-19世纪的古典浪漫乐派、20世纪以来的近现代音乐作品以及经典的中国传统曲目和音乐作品。书中附带CD唱片“相关音乐术语”是为普通音乐爱好者所设,用以解释作品分析中曾经出现的术语,确保其中“知识含量”的落实。除了指定曲目,每本书还富有“参考曲目”,意在为听众提供更多的同一欣赏级别的音乐作品曲目。

音乐欣赏采取登记分类的指导方式,是为了方便大众的参与。欣赏者不仅需要理解音乐作品的表情意义,也要知道作曲家、作品创作的背景知识以及书中所介绍的音乐技法方面的知识。因此,本丛书采用简谱、五线谱对照的音乐主题展示方式,以及较为贴近普通听众的文字语言阐述方式,以利于更多的人们走进“金色音乐厅”。同时,我们还需要认识到:再漂亮的形容、再详尽的语言诠释,也是大有其局限性的,在将听众引入音乐殿堂之后,许多非具象的听觉联想因素会迅速蔓延在你的头脑中,那时,你的自身文化修养、社会经历、个性化的心理状态,会进一步启迪个体的艺术想象力,引发出你在更深层次上的美感愉悦。

好了,让我们一起步入辉煌的“金色音乐厅”吧!

《金色音乐厅:音乐必听曲目分级欣赏指导》第六级简介 张涓编著

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张涓编著了《音乐必听曲目分级欣赏指导》的第六辑,在这一辑中,曲目的安排与前五级稍有不同。在前五级中的作品,大多形象比较鲜明,规模比较短小,易于被欣赏者领会。而第六辑的作品中,篇幅短小、标题性强的作品相应减少,特别是将独奏、独唱等小型作品的比例适当缩减,增加了管弦乐、协奏曲等体裁的作品,同时无标题、音乐形象比较抽象的作品比例有所增加。

这一辑作品的选择,在时间上贯穿了整个十九世纪,但侧重在浪漫主义中后期及二十世纪初的一些西方著名作品,另外还选入两首中国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大型器乐作品(朱践耳的交响音诗《纳西一奇》和吴祖强等人合作的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两首中国作品的创作年代虽然只间隔二十多年,但体裁、风格则完全不同。至于西方的作品,编写者选择了较多的东欧作曲家的创作,尤其集中在俄罗斯风格的音乐中,如: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奥涅金》中著名的唱段《连斯基咏叹调》及《第一弦乐四重奏》;穆索尔斯基的《跳蚤之歌》;斯克里亚宾的《钢琴序曲》选段;里亚多夫的标题管弦乐《巫婆》;普罗柯普耶夫《第二钢琴奏鸣曲》、标题管弦乐《冬日篝火》及《第三钢琴协奏曲》等。此外,也选入东欧一些其他国家作曲家的作品,如:肖邦(波兰)的钢琴独奏《波罗乃兹舞曲》、维尼亚夫斯基(波兰)的小提琴独奏《波罗乃兹舞曲》和巴托克(匈牙利)的钢琴套曲《即兴曲8首》等。当然,英、法、德国等主要西欧风格的音乐作品也有选择,甚至对美国及南美洲音乐也有涉及。

本辑的作品介绍,笔者在对每个作品的创作背景、作曲家的创作经历都作了概括的基础上,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音乐的内容、结构和风格,力求使欣赏者对作品的具体表现要求、表现手法、在音乐历史中所处的位置及有何特殊性方面有所了解。

值得说明的是,笔者认为虽然在这里做了很多具象的辅助理解工作,但音乐毕竟不是具体的事物。它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并且会瞬间即逝的艺术,任何音乐都不可能获得完全相同的两次演奏效果。对于欣赏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感受,是你在聆听任何音乐时那些最敏感的东西,那些最初动你心灵深处,可以引发你强烈的情感,诱发你对音乐的狂热的东西,是那些纯粹的音乐进行。所以,当你欣赏音乐时,你应做到全神贯注,这套丛书供你在欣赏之前或之后使用。

参考术语

1、 三叠:

表示多次重复的音乐结构。如在古曲《阳关三叠》中,诗句“西出阳关无

故人”共在全曲中反复三次,“三叠” 之名由此而得。

2、尾声:

一般有四种含义。(1)、指诸宫调、南北曲以来各种套书中最末一曲的泛称。有些曲牌专作尾声之用,如[赚煞]、[煞曲]等,其中[煞曲]专用于延缓终止,增添情趣。(2)、源于昆曲曲牌的京剧伴奏乐曲,在剧终时,用唢呐吹奏,作为结束曲。(3)、在川剧锣鼓经中,表示一折戏的结尾,又称扫尾。(4)、现在最常用的为乐曲的结束部,有的尾声独立成段,有的尾声与乐曲自然衔接,成为一个整体。

3、分节歌(Strophic):

指有多段歌词的歌曲,每个诗节的歌词都唱同一段旋律(有的旋律稍作变化)。与其相对的是通节歌曲。一般来说,分节歌曲结构简单而抒情;通节歌曲则结构较为复杂,具有戏剧性。舒伯特曾创作了大量的规则分节歌曲,其中最著名的有《祝福》、《谁是西尔维亚》、《暮春》等;也创作了一些根据诗节内容变化,而在旋律上稍作调整的带有创新意义的分节歌,如《鳟鱼》、《菩提树》等。

4、叙事歌曲(Ballade):

叙事歌曲的原意为边舞边唱的歌曲,自16世纪到19世纪,叙事歌通常用来表现当时发生的事件,歌词印成活页在集市及其他公共场所公开发售。一位名叫约翰·布西(John Boosey)英国的出版商,还在1867年创办了“叙事歌音乐会”。叙事歌曲独立性强、叙述完整,最著名的是舒伯特创作的《魔王》。有些作曲家还将这类叙事歌进行发展,运用的歌剧中,形成带有叙事性的咏叹调,如瓦格纳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中的赞塔叙事歌。

5、昆曲音调:

昆曲即昆腔。昆曲音调即具有昆腔特点的曲调。昆腔是一种戏曲的声腔、剧种。原称为昆山腔,最初是在昆山一带民间流行的南戏清唱腔调。清朝嘉靖、隆庆年间,戏曲家魏良辅以传统昆山腔为基础,吸收弋阳、海盐诸腔的音乐和北曲唱法,对昆腔进行了改进。改革后的昆腔,婉转细腻、擅长抒情,有水磨调之称,用笛、笙、箫、琵琶、板鼓和锣作为伴奏乐器。因为昆腔流传广泛、脍炙人口,还由士大夫带入北京,活跃在宫廷和民间的舞台上,京剧、川剧、晋剧等众多地方戏曲也受到了昆腔的影响。经常演出的剧目有:《游园·惊梦》、《思凡》、《山门》、《水斗·断桥》、《夜奔》等。

6、小开门:

有两层含义。(1)、为京剧曲牌,又名小拜门。常用于描写更衣、写信、打扫、拜贺、上朝、回府及皇上、皇后上场等场面。由胡琴或笛演奏,曲调明朗、流畅,著名场景有:《四进士》中的宋杰写信、《古城会》中的关羽更衣、《打龙袍》中的宋仁宗上场等。(2)、一种在山东、河北等地广为流传的民间器乐曲牌,由唢呐演奏,演奏的版本众多。由赵春峰整理的《小开门》,旋律活泼诙谐,以联奏的形式,在《开门》曲牌之后,接河北梆子音乐《行水令》、《梆子娃娃》,成为完整的器乐独奏曲,具有河北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7、五字开门:

五字开门为笛曲,是《双合凤》、《喜新婚》的原始版本。这两首乐曲均可又名为“五字开门”,《双合凤》是民间器乐曲牌《开门》流传在山东西南的一个笛曲谱本,此曲既包含有北方梆笛曲调粗犷、热情的性格,又包含有南方曲笛温文而婉的味道,集中表现了山东笛曲的独特风貌,常在村镇的喜庆节日中演奏。《喜新婚》也是《开门》在山东西南地区流传的笛曲谱本,旋律跳动较大,各句之间衔接紧密,情绪欢快热烈,多在新婚贺喜时演奏。

8、六字开门:

是流传于山东、河北等地的唢呐曲。也是民间器乐曲牌《开门》的演奏谱本之一。“六字”表示以唢呐第六孔作为“do”,是对唢呐演奏的指法要求。这种演奏指法在山东西南地区的鼓吹乐曲中具有代表性。《六字开门》在演奏中强调技巧变化,情绪活泼轻快。

9、波罗乃兹:

一种单三拍子的波兰民族舞曲,速度稍快。带有鲜明的节奏特点,常见的节奏型有:(见肖邦《波罗乃兹》第一段) ,来源于16世纪,在隆重的仪式排成行有律动的踏步行走的形式。

波罗乃兹在乐句处理上也有特殊性,如乐句的断句一般在每小节的第一拍之后,第二拍作为乐句的开始和重音之处,乐句通常结束在小节第三拍上等。许多作曲家,包括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都写过波罗乃兹,由肖邦创作的12首波罗乃兹,最为突出,可称作典范之作。肖邦的波罗乃兹,在情感表现上,有激情英勇的、有哀叹忧郁的;在结构安排上,有规则三段体、也有较自由的曲式。它们风格浪漫,情感质朴,是肖邦将这一波兰的民间音乐体裁,发挥到极致,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波兰音乐品种,同时也体现出肖邦浓烈、真挚的爱国之情。

10、标题交响曲:

标题音乐就是用音响描绘一些带有具体形象的具体内容或形式,来表现音乐,与纯音乐相区别。标题交响乐是加注了标题的的交响音乐,如本集正文中分析过的伯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这种形式是把交响乐看作带有戏剧性的器乐作品。

11、咏叹调(aria):

专指独唱歌曲,其用法始于17世纪初,当时用于歌剧和室内乐康塔塔中,指对称的声乐曲,与朗诵式宣叙调相对而言。与“说唱式”的宣叙调比较起来,旋律悠长、优美的咏叹调更能引起听众的喜爱,以致到18世纪时,咏叹调已经成为歌剧中最重的组成部分。咏叹调一般为A—B—A的三段式结构,在风格上又划分为八种形式:1、如歌咏叹调:音调缓慢而流畅;2、连绵咏叹调:音符时值长,风格庄重,要求连音(Legato)演唱;3、性格咏叹调:感情热烈,常伴有精致的乐队伴奏;4、说白式咏叹调:带有朗诵式音调,与宣叙调有些相像;5、炫技咏叹调:对技巧要求高超,连续演唱超高音、花腔等是常见的要求;6、同度咏叹调:独唱和伴奏保持同度或八度演奏的关系;7、模仿式咏叹调:对一些动物的鸣叫和一些动作声响的模仿;8、配乐咏叹调:注重伴奏部分的精致写作。

12、钢琴套曲:

是一种钢琴独奏曲的形式。受到声乐套曲的影响,这类体裁将多个独立的短小作品,按照一定的构思组合成套,在表现内容方面十分生动、深刻,在表现情感方面也更加全面。以舒曼的创作最为典型,他曾创作了一批钢琴套曲,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童年情景》、《狂欢节》、《蝴蝶》、《大卫同盟舞曲》等。

13、主题与变奏:

主题是用作曲式最基础的一段短小旋律,以此对整部音乐进行发展。在器乐曲中,主题是铺叙、展开或变奏的基础,如复调音乐中赋格的主题、奏鸣曲式乐章中的第一、第二主题等。变奏是利用主题,将主题为依据,作旋律、音型、织体、节奏、调性及和声等方面的变化发展,但仍能从中感觉到与主题的联系。在主题与变奏中,作曲家不仅要在作曲技术上进行处理,更要以主题作为创作的灵感,对变奏进行较为自由地发挥。

14、双主题变奏:

双主题变奏是利用两个主题素材作为变奏曲发展的基础,而创作的变奏曲。

15、即兴演奏:

即兴演奏是在演奏、演唱时,创造性的、自发地进行创作。演奏(演唱者)在原有旋律的基础上,根据临场发挥,增加变奏、装饰等段落。是一种烘托效果、炫技的手段。由于即兴演奏具有不确定性,是演奏(演唱者)随兴致的即席发挥,没有准确的记谱,因此很难研究即兴演奏的风格及规律。

16、即兴曲(Impromtu):

原意为即兴创作,是一种短小的器乐曲体裁的名称。早期浪漫派作曲家如舒伯特、肖邦等都创作了一批钢琴即兴曲。这种乐曲具有即兴创作的性质,带有一种精美雅致的气质和漫不经心的随意而为的风度。

参考曲目:

1、 舒伯特《菩提树》

2、 海顿《“伦敦”交响曲》

3、 德彪西《玩具盒子》

4、 格林卡《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5、 德彪西《弦乐四重奏》

6、 理查·施特劳斯 交响诗《死与净化》

7、 科普兰《墨西哥沙龙》

8、 雷斯皮基《罗马的喷泉》

9、 肖斯塔科维奇 舞剧《黄金时代》选

10、李斯特 交响诗《前奏曲》

11、卡连尼科夫《第一交响曲》

12、巴赫《b小调第二组曲》

13、舒伯特《即兴曲》

14、鲍罗丁《伊戈尔王序曲》

15、贺绿汀《嘉陵江上》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