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若吹过百里瑶山的春风,粗犷如瑶族阿贵跳起长鼓舞的步伐……在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经常能听到这首清新悠扬、欢快粗犷的乐曲——《瑶族舞曲》。

2021年是世界经典乐曲《瑶族舞曲》诞生70周年。日前,连南民族高级中学举行《瑶族舞曲》创作者刘铁山先生和茅沅先生的铜像落成揭幕仪式,以此表达连南人民对两位音乐家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瑶族长鼓舞钢琴曲_钢琴演奏瑶族长鼓舞_瑶族长鼓舞钢琴版

连南民族高级中学举行《瑶族舞曲》创作者刘铁山先生和茅沅先生的铜像落成揭幕仪式。

钢琴演奏瑶族长鼓舞_瑶族长鼓舞钢琴版_瑶族长鼓舞钢琴曲

立在连南民族高级中学内的刘铁山和茅沅的铜像。

历时两年半完成铜像

让艺术家人格魅力和精神熏陶师生

刘铁山和茅沅的铜像落户连南民族高级中学,要从2018年6月说起。连南民族高级中学校长朱国河介绍,当时该校音乐楼顺利竣工,他向县教育局汇报提出要建设音乐广场,把《瑶族舞曲》的五线谱镌刻在音乐楼的走廊墙面上,每天让师生传唱世界经典乐曲《瑶族舞曲》。

瑶族长鼓舞钢琴曲_钢琴演奏瑶族长鼓舞_瑶族长鼓舞钢琴版

连南民族高级中学把《瑶族舞曲》的五线谱镌刻在音乐楼的走廊墙面上。

2018年8月,在音乐广场的设计论证过程中,清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吴共建提出建议:在音乐广场敬立刘铁山、茅沅先生的铜像。这一提议得到认可,随即,同年9月,连南民族高级中学委托吴共建设计刘铁山、茅沅先生铜像。

为制作好铜像,2019年12月16日,朱国河和吴共建远赴北拜访茅沅,茅沅提供了他的相册以供创作铜像之用。刘铁山的生平事迹和相片却几经周折,最后才从《人民音乐》出版社处获得。

2020年12月31日,吴共建完成了刘铁山、茅沅的雕塑泥稿。2021年3月13日,铜像所有工序在广州全部完成,当晚送达连南民族高级中学并安装好。

“历时两年半的辛苦创作,刘铁山、茅沅先生铜像终于落成。”朱国河说,在校园内敬立刘铁山、茅沅先生的铜像,就是号召师生学习老一辈艺术家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怀,学习老一辈艺术家勤奋学习、大胆创新、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

“我们相信,在刘铁山和茅沅先生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的感召下,在《瑶族舞曲》的长期熏陶下,连南民族高级中学一定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艺术拔尖人才。”朱国河对此信心满怀。

《瑶族舞曲》入选我国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铜像落成当天,远在北京的茅沅专门发来了祝贺的视频。“刘铁山和茅沅先生都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热心于少数民族文艺工作的创作和实践,创作的音乐作品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敬立两位音乐家的铜像,以此表达连南人民对两位音乐家的崇敬之情、感激之情。”落成仪式上,连南县副县长沈碧霞说。

连南是全国唯一的排瑶聚居地,是广东省民族风俗保持最完整、民族文化最浓郁、民族特色最鲜明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著名作曲家刘铁山在连南采风并创作出了《瑶族长鼓舞歌》,后经作曲家茅沅改编为管弦乐《瑶族舞曲》,成为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辉煌奏响的中国民族乐曲经典之作。现在,《瑶族舞曲》被选入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中。

沈碧霞希望全县各级学校师生要以老一辈艺术家为榜样,深植民族教育情怀,扎根连南这片沃土,遵循民族教育规律,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努力为连南培养一批又一批艺术人才。

星海音乐学院教授曹光平,虎牙直播《明慧有约大咖秀》和《致美生活》两个直播间制片人兼主持人许明慧,清远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吴共建,连南县领导王群英、沈碧霞、房婧婧,以及连南民族高级中学师生参加了仪式。

阅读延伸

《瑶族舞曲》从故乡连南走向世界

——访著名作曲家茅沅

这是一首凝聚了两位著名作曲家刘铁山、茅沅浓厚心血的乐曲,这是一首盛演不衰、享誉世界的经典旋律——《瑶族舞曲》。它的起源在连南瑶族自治县,它在这里奏响,也从这里走向了世界。

20世纪50年代,著名作曲家刘铁山在连南县采风并创作出了《瑶族长鼓舞歌》,后经作曲家茅沅改编为管弦乐《瑶族舞曲》,成为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辉煌奏响的中国民族乐曲经典之作。

时隔多年之后,茅沅在2018年底亲临连南县参加“走进经典·我们的《瑶族舞曲》”瑶族文化座谈会,他提笔写下一句话:“瑶族同胞和《瑶族舞曲》随同我们的祖国走向世界。”

钢琴演奏瑶族长鼓舞_瑶族长鼓舞钢琴版_瑶族长鼓舞钢琴曲

2018年11月,连南,著名作曲家茅沅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黄津 摄

瑶族长鼓舞钢琴曲_瑶族长鼓舞钢琴版_钢琴演奏瑶族长鼓舞

2018年11月,连南县长唐金文向茅沅授予“连南瑶族自治县荣誉市民证书”。

起源

《瑶族舞曲》取材于连南瑶族歌舞

连南位于粤北山区,自古以来,连南瑶族人民“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连南的瑶族长鼓舞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瑶族人民欢庆重要节日的必备节目。而《瑶族舞曲》的起源正是与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场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51年,作曲家刘铁山参加中央民族慰问团,到广东和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创作。期间在连南看到原汁原味的瑶族歌舞表演后,有感于瑶族同胞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场面,他灵感突发用瑶族歌舞鼓乐作为素材创作了《瑶族长鼓舞歌》,并于1952年在北京作了汇报演出。同年,作曲家茅沅加以发挥将该曲改编为管弦乐,宣告中国管弦乐作品的经典——《瑶族舞曲》横空出世。

95岁高龄的作曲家茅沅回忆,“当时我在现场看到不少少数民族的歌舞演出都很好,而《瑶族长鼓舞歌》一出现,我就十分感兴趣,于是后来决定将其改编成管弦乐。”茅沅的改编无疑使最初的《瑶族长鼓舞歌》得以传承,并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

同时,茅沅惋惜道,“据我了解,当时创作的其他少数民族歌舞很多都散失了,并未能传承下来,对此我感觉很遗憾。那时我选择了《瑶族长鼓舞歌》进行改编,这也是一种特别的缘分与机遇。”

缘分的纽带不断地延伸,在创作《瑶族舞曲》后,21世纪初期,茅沅第一次来到连南,他回忆起当初的情景:“十多年前我初次来到连南,那时观赏了连南瑶族民间的歌舞,感觉很精彩,可以感受到刘铁山以此作为素材并且在创作过程中将瑶族传统歌舞鼓乐的曲调变得更加完整丰富,其中的血肉关系是很明确的。”

2018年再次来到连南,对于当地变化,茅沅也深有感触,“连南与之前大不相同,经济逐渐发展起来了,特别是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我相信将来还会发展得更好。”

传播

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

《瑶族舞曲》一经演绎后,广受音乐界好评和群众喜爱,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名曲,与《彝族舞曲》、《新疆舞曲》、《嘎达梅林》和《梁祝》等成为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一朵奇葩。而由于富于个性与新意,该曲也和肖邦的《波兰舞曲》、柴可夫斯基的《小天鹅舞曲》以及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一起,成为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一道迷人的风景。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著名指挥家彭修文更是进一步将其移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使之在艺术风格特别是表现少数民族气质等方面更具特色,至今盛演不衰。

茅沅认为《瑶族舞曲》成功传播的一大原因在于当时的环境,“解放前,北京(时称‘北平’)还没有专业且完整的西洋管弦乐队,大多是业余的,解放后,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文工团,西洋管弦乐队数量增多,乐队演出就需要中国的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就是在这个时候迅速传播开去。”

环境使然,乐曲本身也是精彩之作,因此,这个时长达六七分钟的中国管弦乐作品《瑶族舞曲》一出现,便迅速登上各大表演舞台。从国内到国外,其传播速度极其迅速,且好评连连。

1998年,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虎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上演绎了《瑶族舞曲》。此外,《瑶族舞曲》还被选入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中,它的唱诵及多种乐器演奏版本的影响力也同样巨大。

影响

“《瑶族舞曲》是属于世界的”

随着中国与国外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瑶族舞曲》的影响范围变得更加广阔,这首清新悠扬、欢快粗犷的乐曲在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同时,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不仅是国内的乐队对其进行演绎,外国乐团同样对其青睐。

《瑶族舞曲》曾在外国乐团访华演出中多次被演奏:2001年莱茵国家歌剧院交响乐团在访华音乐会上演奏了《瑶族舞曲》;在纪念中奥建交30周年的音乐会上,奥地利国家广播交响乐团把瑶家的万种风情描绘得栩栩如生;钢琴王子克莱德曼致力于研究和推广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他与中国广播民族管弦乐团合作的成果中也有《瑶族舞曲》。

除了乐曲本身的魅力之外,在茅沅看来,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祖国变得强大。“如果祖国不强大,中国根本不可能跟国外顺利地进行文化交流,外国乐队也不会想到演奏中国的乐曲。”

“瑶族同胞和《瑶族舞曲》随同我们的祖国走向世界。”2018年11月在连南,茅沅提笔写下了这句话。毫无疑问的是,《瑶族舞曲》与瑶族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两者相互成就。瑶族传统的歌舞文化为《瑶族舞曲》提供了绝佳的创作素材,而《瑶族舞曲》的盛名则将瑶族文化带向世界,通过美妙的音乐,使国内乃至世界上更多人能够认识瑶族,了解瑶族传统文化。

2018年在连南参观了中国瑶族博物馆后,茅沅表示,“世界各地都有瑶族,《瑶族舞曲》其实可以代表整个瑶族,我希望它能成为世界各地瑶族共同认可、聚会欢庆时的一个乐曲。”

茅沅说,《瑶族舞曲》从其故乡连南出发,但它不仅仅限于连南,它是属于大家的,属于世界的。

【记者】黄津

【特约通讯员】房靖洋

【通讯员】蓝海鹏 邹长平

【作者】 黄津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