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节奏是曲子的灵魂。而一个人的乐感,则是从根本上决定了你对曲子表现的层次和水平。

我们会发现很多身边的朋友,吹萨克斯已经有好几年了甚至是十几年了,听完其吹奏后,尽管还算流畅,但是有骨头,却缺少血肉,很难让人有“优美旋律”的欣赏美感。这就是因为演奏者的乐感不足造成的结果。

乐感,不像节奏感,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后天无数次的熏陶慢慢积累起来的。在这一点上,专业音乐人士占尽了先机。因为他们从小就被各种音乐所包围,在音乐的环境中一路走来,才造就了今天他(她)们在音乐表现上的“与众不同”以及对于音乐表现“信手拈来”的自信。这就像“腌咸菜”,只要是在咸菜缸里,不论是萝卜,黄瓜,豆角还是芥菜疙瘩,到时候出来的都是咸菜。一个萝卜,如果只是加点盐拌一下,最多也就是一盘“凉拌萝卜”而不能叫做“咸菜”,因为它缺少了“被腌制”的重要过程,其味道自然也就没有了腌制后的那种厚重感。这就是环境的重要性。

业余爱好者朋友大多是只把音乐或者玩乐器当成了自己的爱好,用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或者是打发时间,很少注重专门的乐感的培养和积累,最多了就是平时听听自己喜欢的歌曲,很少去研究和琢磨它。当然也会有一些“民间高手”由于在音乐理解和感知方面的“天众奇才”,稍加训练,在这方面就一点都不输于专业人士了。

乐感,是指对音乐的感觉、感知和感悟。也可以说是你对音乐旋律的理解和把控。它是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乐感不是简单的有或者没有,它也有高低深浅之分。乐感较强的朋友,吹的是旋律,讲的是故事,而乐感较差的朋友就吹的是音符了。两者呈现给人们的结果自然是有很大差别的。

那么,我们业余爱好者朋友怎样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乐感呢?也就是说,如何“把自己打造成一块腌咸菜的材料,也能放到缸里让自己成为一盘咸菜呢”?这就要自己创造条件和环境,只要是与音乐和美相关的艺术都要多加关注,多去欣赏和体验美好的事物,多听美好的乐曲,其次还要多哼唱,再就是多思考。这种日复一日的积累和训练会让你的乐感逐渐积累和丰富。这种修炼是全方位的,提升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乐感,而是音乐素养,甚至是价值观的华升都有极大的好处。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材工”,沉下心来去学习,揣摩优秀的作品,会使自己演奏出发自内心的震感的“音符和旋律”,而不是那种只是“流于表面”的炫技和热闹。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本节内容,惠川老师这里罗列出几个吹曲子的阶段:

1.吹音符--一开始的学习阶段,只求节奏的平稳和音准的正确;

2.吹歌词--提升一个层次,实现利用萨克斯唱歌的功能,对曲子进 行简单的演绎;

3.吹旋律--让曲子“活”起来,悦耳、顺畅,展示了乐曲的基本美感;

4.吹故事--让每个音符、每个乐句增加穿透力,引起听众的共鸣。

从1~4,就是乐感从小到大逐渐增强的一个过程。

学习萨克斯的朋友,不仅要注重萨克斯技术的“硬件”方面的提高,更要注重音乐素养,乐感这些“软件”方面的修炼。音乐的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有所提高,才能让自己在音乐道路上走的更远。希望能帮到朋友们,有问题可加惠川老师微信沟通13611037919.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