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龚欣瑜

刘德华笛子唱谱_刘德华谱唱笛子的歌_刘德华吹笛子

我不懂音乐,既不通音乐理论,又不会音乐技艺;既没有曼妙的嗓子,也没有动人的歌声

有此自知之明,就不怕自嘲,也无惧他嘲,我就是五音不全,我就是缺少音乐细胞。但那又怎样?

就算连五线谱也不认识,我不也一样地浸泡在音乐的世界里长大至今么?我不也一样地常常陶醉而痴迷地享受着音乐么?我不也一样地有着自己专属的用音乐铺就的人生轨道么?

有阳春白雪的音乐,也有下里巴人的音乐,孰优孰劣孰好孰差根本不重要,能让自己中意喜欢的,能触及自己深心的,能让自己爱不释耳的,这样的音乐,就是顶好的!

而只要是会迷上音乐、会享受音乐的人就算不得乐盲,就没有必要眼红别人的音乐天赋,更无须惋叹自己人生有音乐这块短板。

很难想像这个世界没有了音乐,会是怎样的情景?失去音乐,世界会不会是一片僵滞的、死气沉沉的、恐怖的、凄凉的废墟?

更难想像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没有了音乐,会是怎样的结果?没有音乐,人将如何存活?

我以为,离开音乐,可能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存在。

当然,我说的音乐是广义的,不单指那些用旋律和音符谱成曲的音乐,包括天地大自然间一切美妙悦耳的声音。

有人说,世界是由波和光组成的,那么音乐就是一种充塞天地、无处不在的波了。

自然界的波是流动的,在流动的波撞击穿越不同的物体,于是产生了声音。

所有人类创造的音乐,不过是对大自然音响的无限模仿与接近。

那些飘忽不定流动不止的波,看不见,抓不住,却可以被我们敞开的安静的心真切地接收到,感受到。

当有一股力量深入你的身体,拨动你的心弦,或激情有力,或温柔绵软,或甜蜜舒畅,或淡淡哀伤……

情感的涟漪,随着音乐一起舞动,内外交感合一,想必在那样的情境中,纵是铁石心肠的人,也将被融化,被感动,被柔软……

音乐就是有这个魔力的,我相信音乐的魔力,我也一直在体验着她带给我的神奇力量。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在还没有收音机、电视机的时候,能够听到的音乐,都是在大自然的声音。

比如雨夜,躺在床上,听雨点有节奏地落在屋顶上的声音,细密的雨点铿锵有力地击打着坚硬厚实的瓦片,碰撞出一种干脆利落又妙趣横生的韵律……

比如暴风雨来临之际,躲在屋里,胆颤心惊地听外面鬼哭狼嚎般的风响声、震天动地的霹雳闪电声,完全地被天地的宏大乐章震慑得不能言语……

比如在山间田野,听各种虫鸣鸟叫的欢乐大合唱……

比如只是静静地看着牛儿吃草,听其不紧不慢一口一口咬嚼青草的声音……

比如黎明时分听公鸣报晓的声音,整个村子各家各户的公鸡声此起彼伏,俨然一个气势恢弘的多重唱交响乐团……

比如袅袅炊烟升起的时候,听四处漫起的锅碗瓢盆响动声、男女老幼的说话声……

这些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却让我如此地感动于怀,铭记于心,多年以后仍然可以清晰忆起,历历在目,声声入耳。

大概是上小学时,家里有收音机了,记得是一台粉色的带提手的中等大小的收音机。

不管是在家做家务,还是到田间地头去劳动,收音机都必须在一旁响着。

时政新闻是不听的,评书和小喇叭故事会听,但是听的最多的,便是收音机里的歌曲了。

一边干活一边听歌,在那个时候真的是种特别满足的享受,好像音乐不仅能够纾解一身的疲劳,还能给人增添一身的干劲。

收音机见证过陪伴过我的劳动场面,我一身汗一身泥,收音机身上也沾着汗和泥。

收音机听过我最蹩脚的歌声,也听过我最欢快的笑声,若没有它在身边,我大概会厌憎农村辛苦的劳作,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愉悦地回味儿时的劳动时光。

现在脑海里印象最深的,是《走四方》、《水手》、《亚洲雄风》和《酒干倘卖无》这几首歌。只要再听到这样的音乐,儿时的生活画面便涌现而来,让人百感交集。

再长大一点,电视机在农村出现了,虽然是黑白电视,但生活里色彩却随之丰盈起来。

那个四四方方的机器不仅可以让人听到声音,还可以让人看到画面,带给我无比惊奇无比美妙的享受。

放学后第一件事,便是飞奔回家看动画片,《聪明的一休》、《黑猫警长》、《葫芦娃》等动画片及同名歌曲,那叫一个迷啊!

晚上守着电视度日,由此便知道了越来越多的歌曲,特别是那些电视主题歌曲。

如电视剧《渴望》里的《好人一生平安》,《封神榜》的主题曲《神的传说》,《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包青天》的主题曲《新鸳鸯蝴蝶梦》,《聊斋》的主题曲《说聊斋》,《戏说乾隆》的主题曲《问情》,赵雅芝《新白娘子传奇》的主题曲《千年等一回》,刘晓庆版《武则天》的主题曲《人之初》……

也许电视剧的情节都忘记了,但主题歌曲却难以忘怀。

上中学前没有接受过音乐教育,农村的小学校没有专门的音乐老师,毋庸置疑,我的音乐老师便是收音机和电视机了。

跟着收音机、电视机学唱歌,不懂规则,也没有章法,就是跟着傻唱,一遍一遍,自娱自乐。

那时可以看到的课外书极少极少,能够汲取的精神食粮的途径,恐怕非从音乐入手不可,能够受到的极为有限的一点所谓的艺术熏陶,恐怕也非电视歌曲莫属了。

上中学以后,城镇里比农村接触音乐方便多了。

当时流行一种磁带播放机,一盒卡带上录有十几首歌,放进播放机里播放,很多同学都跟风买这种歌曲播放机,我也不例外。

休息时或是晚上睡觉前,戴着耳机听音乐,这绝对一种很纯粹很惬意的享受。

经常到了早上醒来,发现耳朵上还戴着耳机,耳机里传来的不是歌声,而是“沙沙”的响声,因为播了一晚上,播放机的电池没电了,卡带也不转了。

无法计算有多少个夜晚是在歌声中睡着的,但那份对歌曲的热爱和痴迷的心情,是可以体会的。

那时四大天王的歌带卖得是最火的,我却偏爱女歌星的歌: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孟庭苇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安雯的《月满西楼》,陈淑桦的《笑红尘》,叶倩文的《真心真意过一生》……

这些女歌星的歌,那真正是百听不厌啊!

当然,男歌星的歌作为一种听觉调剂,也是必不可少的:张雨声的歌很振奋,刘德华的歌很抒情,周华健的歌很亲切,郭富城的歌很动感,邰正宵和张信哲的歌很多情……

记得邰正宵的《千纸鹤》流行的时候,校园里的女孩子们就疯狂地开始折千纸鹤了。

不得不说,音乐是嵌在生活里一起向前流淌的,回忆过去翻看历史,如何绕得过那些熟悉的旋律歌词?

读中专到了省城,专业学的是英语,音乐的世界打开了更多的面向,从此知道了有英文电影歌曲。

如《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狮子王》的主题曲《can you feelthe love tonight》,《人鬼情未了》的主题曲《unchained melody》,《毕业生》的主题曲《scarborough fair》和《the sound of silence》……

那么多欧美金曲涌入生活,幸福得不得了,更幸福的是经常可以听到颇具音乐天赋的helen同学大展歌喉唱英文歌曲。

她唱的《my heart will go on》声如天籁,她喜爱的王菲、王力宏、陶喆也成了我的喜爱。

尤其难忘的是,那个短发的热情活泼的英语口语老师在课堂上又唱又跳的情景,于是那曲《butterfly》便铭记一生了,每每听到这首英文歌,小心脏便会加速跳动。

除此,那时还知道了一种音乐叫轻音乐,就是这种叫轻音乐的音乐,一直一直陪伴着我,呵护滋养我的身心,安抚慰藉我的灵魂。

最常听的一首是《神秘园》,中专时必备的催眠曲应该就是它,不过那时还不知道它的名称,因为常听午夜电台,主持人婉转悠扬又深情温柔的声音配着这首背景音乐,那无异于在给心灵做舒缓SPA。

《故乡的原风景》其实早就听过,早先看电视剧《神雕侠侣》时,剧集中常放这首音乐,后来与它单独相遇并了解它的名字,真是分外惊喜,对其倍增喜爱之情。

《回家》这首曲子有各种器乐演奏的,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偏爱萨克斯管演奏的。

当然我也不是一味地“崇洋媚外”,中国的轻音乐我同样地珍爱。

因为《梁祝》,记住了那个凄美化蝶的爱情故事;因为《高山流水》,记住了钟子期和俞伯牙的知音相惜之情;因为《二胡映月》,记住了身残志坚心远意幽的阿炳……

各种民族乐器,如古筝、笛子、古琴、二胡、葫芦丝、葫芦丝等演奏的曲目,都可以把我带到安静恬美的世界里,我也乐意停留在那样一种无边无垠的清宁意境中去。

外国的钢琴名曲也听,只是对其的感受力,远不如自己国家民族的音乐更随心顺意。

对音乐的热情,似乎就是在中专时期燃烧得最充分最狠劲的,那应该是人生最有活力的时候吧。

后来读大学,参加工作,人生不断地变换场地和情景,对音乐的喜好一直不变,曲目不变,风格亦不变。

轻音乐从一开始我便格外恩宠,如新世纪音乐班德瑞、恩雅、Deva Premal等等。

往后的音乐人生能够发生变化的,大概就只会是不断地发现更多美妙的轻音乐吧。

随着时间的沉淀,不喜欢的东西,变得越来越淡忘,越来越无所谓。

那些喜欢的东西,则变得越来越喜欢了,那是一种融到血液深到骨髓紧密相连气息相依的喜欢,对音乐的喜欢就是如此。

如今,听着年轻男孩女孩唱的歌曲,我竟然一点感觉都没有。

歌名不知,歌词不懂,歌的韵律节奏都跟不上,也再也没有激情和愿望去学习现在的流行歌曲了,他们津津乐道的,在我这儿居然味同嚼蜡。

就像70年代的人有自己的特色,80年代的人有自己的标志,90年代的人有自己的喜好一样,音乐应该也有自己的生命,也有自己的年代。

音乐附着于人的生命,音乐也濡润着人的生命,没有生命相伴的音乐是苍白的,没有音乐相伴的生命是黯淡的。

我当年喜欢的流行音乐现在已经被称为怀旧音乐了,也许年轻的男孩女孩们会偶尔哼唱一首怀旧歌曲。

但他们对于那些歌曲的感受和理解,无论如何,也不会像我这样和怀旧歌曲一起成长成熟的人一样。

那些怀旧的音乐,每一段旋律,每一句歌词,都会激荡起我内心的涟漪,都会倾倒出我尘封的记忆,都会感慨到我人生的悲喜。

每一代人乃至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易地找到属于自己的称心如意的音乐。

换言之,每一代人乃至每一个人,都可以简单地拥有属于自己的心满意足的幸福。

谁也不用羡慕谁,谁也不必嫉妒谁。

因为,音乐是这样的平等博爱,她对每一个活泼泼的生命都不离不弃,从来如此。

音乐是神奇的,音乐是美好的,音乐是灵魂的翅膀,音乐是生命的彩光。

那些曾让自己喜悦开心得想要翩翩起舞的音乐,那些曾让自己或因感动、或因哀伤、或莫名其妙地热泪盈眶的音乐,那些曾帮我赶走孤寂、恐惧、忧愁的音乐……都在我的人生路径上深深地刻上了印迹,她们发着光蕴着热,一路护送着我,从过去走到现在,又将从现在走向生命的下一站又下一站。

藉着回味一路上喜欢的音乐,细心地梳理我过往的人生;和着曾经痴心追随的音乐节拍,不断地发现我人生的真实面目。

原来,我的人生节奏是这样的,我的生命韵律是这样的!

有这样的音乐,有这样的人生,真的很好,真的有滋有味,真的无怨无悔!

刘德华笛子唱谱_刘德华谱唱笛子的歌_刘德华吹笛子

云海

所属专辑 夏天来了

唱片公司 风潮音乐 2003年发行

作曲、钢琴 台湾作曲家、钢琴家萤火虫

大自然录音、音效设计 台湾音乐制作人吴金黛

图片 本文作者

洪声音乐微信号 hongsheng60

洪声音乐

洪声古典音乐

洪声晨曲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