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内全部【成品曲谱】一律3折酬宾,最低4.8元1本。(包邮)

●作品名称:《热情》奏鸣曲

作品分析和感想:

这首奏鸣曲充满斗争的激情和强烈的戏剧性,是一首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作品,对后世作曲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首奏鸣曲是在贝多芬成熟时期创作的,它表现了深刻的悲剧性,激烈的矛盾冲突和顽强的斗争精神,这在贝多芬比这部作品早的,以及前人的同类体裁作品中都是非常罕见的。

另一方面,贝多芬的这首《热情》奏鸣曲不仅仅反映了革命时期人民反抗的英勇精神,也反映了作者自己反抗命运压迫的不屈精神。贝多芬的生命里存在着残酷的魔鬼,他撕扯着他的生命,压迫他,困扰他。然而,贝多芬在命运面前不曾低头,他写下《热情》奏鸣曲就是在向命运的魔鬼宣战,表明他不合作的态度,表明他永远要向残酷的命运斗争的雄心。

所以,《热情》奏鸣曲既是贝多芬顺应时代潮流写给革命群众的革命动员信,也是表达自己顽强信念的誓言书。

●作品名称:《月光》奏鸣曲

作品分析和感想:

这部作品有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那支叹息的主题融入了他的耳聋疾患,忧郁的思绪。而第二乐章表现了那种回忆的甜梦,也像憧憬未来的蓝图。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而这部作品最美丽的,便是第一乐章,让人想起月光。

第一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第二乐章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地非常完美,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第三乐章有热情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煽动性,又有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

悲怆

●作品名称:《悲怆》奏鸣曲

作品分析和感想:

本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

开头是一段相当长的充满悲怆情绪的极缓板,后转为快板,依旧悲怆的旋律中透露出一丝坚定。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第二乐章是极为优雅的慢板音乐,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无词歌曲。第三乐章主题与第一乐章主题动机有相通之处,优美的旋律中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似乎处于一种徘徊不定的心态之中。一开头便是如雨珠倾泻而下的连奏,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而在欢笑的背后,是微微的不安和骚动。大调的副部主题虽然明朗,却也以急速的运动暗示着心态的不稳定。插部以一种 宣言式的坚定语调表达了真正坚强稳定的意志。这个乐章的好几个段落都有贝多芬惯用的“签名式”结尾,让人领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潇洒。

著名钢琴曲_钢琴曲著名曲目_钢琴曲著名的有哪些

2作曲家:莫扎特

莫扎特的创作风格:

作为18世纪末时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深合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莫扎特勇敢于反抗精神上遭受的苦难,宁愿贫困而不能忍受大主教的侮辱。但在他的音乐中,从那充满阳光和青春活力的欢乐的背后,往往还是可以感觉得到一种痛苦、忧郁和伤感的情绪。

●作品名称:《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作品分析和感想:

创作这首奏鸣曲的一年莫扎特与大主教决裂,成为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自由音乐家。

对比原则为主的古典奏鸣曲、个性丰富的音乐织体(阿尔贝梯低音,装饰音,华彩乐句,复调因素)、歌唱性的旋律特征(歌剧性,歌唱性,装饰性:装饰音是莫扎特音乐旋律的一个主要特征)、多样化的声部关系、具有交响性的双钢琴音乐。

莫扎特k330

●作品名称:《kv330》

作品分析和感想:

这首奏鸣曲简单中更具表现力,内容也很丰富,细腻玲珑,乐句造型精美,文雅而富有深度,每一小节得音乐都跃然而出,步伐自然,充满说服力,并且具有浓厚的法国风味。此曲分为三个乐章,描述了莫扎特本人在巴黎的心境,也许还包括焦急地等待阿卢西亚的回信。梦幻般的迷恋,甜蜜的痛苦,充满预感的忧虑,这一切是编织这首奏鸣曲一幅感人的灵魂图画。第一乐章十分明亮,欢快,依然是纯粹莫扎特式的热情和甜美,洋溢着法国和波兰舞曲的节奏,音乐语言抑扬顿挫,环环紧扣,充满众多的乐思,它的清新和活泼特别感到无比亲切,具有一种相当典雅的温柔,质朴的外形与怡静的内涵非常相称,自然纯真而不流于浮华,一点也看不出他在灵魂深处早已笼罩的阴影。令人赞叹的慢乐章仿佛就是一首咏叹调,从法国风味的舞曲节奏里面透漏出一丝悲伤和压抑,隐约地闪现了更精致和更敏感的莫扎特式风格,每每扣人心弦。开头的主题写的极为细腻,有着淡淡地感伤和无奈,三段中部采用小调,使前面忧郁的气氛变得浓厚起来,但依然透着几缕柔和的光线。俏皮而欢愉的末乐章则再一次建筑于奏鸣曲式之上,乐章活泼幽默的后面隐藏着一股怀旧的情绪,全乐章是用统一的素材求得对比,音乐充满活力,具有法国轻快,优雅的(Gallant style),表达情绪直接而又条理,活泼跳跃,轻松幽默。每一个音符均散发着丰富的感染力。

浪漫主义时期】

该时代音乐大致风格:

① 对音响、音色的追求。浪漫主义时期讲求音响的丰满、和谐、充实、舒适;而且要求色彩性强,无论乐器还是人声,都追求新的音色。在这一方面,浪漫主义作曲家重视音乐与文学、绘画、戏剧等姐妹艺术的结合

② 旋律:更加突出旋律的重要地位。旋律的歌唱性、抒情性成了十九世纪浪漫风格的重要特点。浪漫时期的旋律结构与古典时期有所不同。古典时期较多为平均、平衡、闭合,以进为主,若有隔音跳进或大跳,均要与其反向的级进进行相平衡,形成“拱型”结构,而浪漫风格的旋律则为了表情的需要,喜欢使用大跳音程,常常是六七度,甚至四个八度的大跳和许多增减音程的跳进。为了在乐曲中进行充分的展开,浪漫风格的主题旋律本身包含多种变化的可能性。后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动机继承了贝多芬的传统,具有动力性和对比性。其器乐作品的旋律带有交响性的紧张度。另外,采用它的旋律经常采用或模仿民族舞蹈的曲调和民间音乐的特点,构成不规则的句法或大小调音节交替等。

③ 节奏:较古典时期自由了一些。最常见的是交叉节奏的使用。快速不规则的音响与稳定节拍的结合,以及两个或更多节奏型的同时使用等,都是这个时期节奏的特点。

④和声调性: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中,和声的发展和变化十分突出。通过调性上、音区上、和声上、的色彩性变化来刻画音乐形象,刻画个人心理状态的发展,这种力求多方面地刻画一个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正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富有特征的表现手法之一。

古典时期不大使用不协和和弦,假使使用,也大多以功能的方式出现,如增强属主的紧张度,或在转调中使用。但浪漫主义作曲家却经常使用变化音及色彩和声。他们把不协和和弦提高到了协和的地位。浪漫主义时期还开始在三和弦的基础上,用三度叠置构成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等。后期则采用多种方式写出持续和弦,造成乐曲更强渴望的、寻求解决的效果。

在调性上,浪漫主义广泛使用十二个调,同时小调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提供了自由运用变化音的可能性,也使音乐具有了戏剧性。当时这个时期,仍然以主调为主,但复调也占重要位置,音乐有了和谐丰满、戏剧性强等特点。

⑤ 情感主题:民族性、民主性;人民性;抒情性;幻想性;新精神。

著名钢琴曲_钢琴曲著名曲目_钢琴曲著名的有哪些

1作曲家:肖邦

肖邦的创作风格:

①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

② 钢琴音乐中声乐性和器乐性完美的结合;

③音乐既具有同古典传统有深刻联系的严谨完整的艺术形式又敢于大胆突破传统,进行创新;

④旋律有高度的感情表现力,极富于个性,和声语言新颖大胆,钢琴织体细腻而富于色彩。

●作品名称:《“雨滴”降D大调前奏曲》

作品分析和感想:

肖邦在这首前奏曲中,形象化地使用了一个固定的单音,它伴以单调的节奏型,好象是对有节奏的雨滴声的描绘。这首前奏曲的音乐形象虽然比较单一,但它仍然有许多细腻的变化。乐曲的开始部分十分抒情,歌唱性的旋律伴随着悠悠自如的“雨滴”声,仿佛是从朦胧的雨中传来的田园牧歌。

这段“牧歌”的情绪也微微地起伏变化。开始是沉醉在大自然的的悠闲,慢慢地变得有些激动,好象是作者对大自然发出的感叹。

中间部分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段落,它把人们引进神秘的境界。低声部缓缓行进的旋律伴随着单调而神奇的“雨滴”音型,显得十分深沉、威严。有人把这段音乐看作是一幅富有浪漫气息的图画:夜间,一列人群在庄严而阴郁的众赞歌中神秘地缓步而行。

中间部分的音乐形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庄严的众赞歌中,夹杂着各种情绪变化。第一个对比的形象,是出现在十二小节的众赞歌以后,低声部的八度双音,在五度的跳进中起伏,加上很强的力度,使这一部分的音乐形象显得十分强烈、鲜明。

中间部分的第二个对比形象,是在它的末尾。这是一段十分抒情的音乐,优美的旋律和歌唱性的低音线条综合在中声部隐约可见的“雨滴”声中,显得十分静谧。

前奏曲的再现部分比较简练,它只再现了一个乐句。但它的尾声比较完整,并且意味深长。音乐渐渐远去,“雨滴”声慢慢消失,留给人们的是无比丰富的想象。

《“雨滴”降D大调前奏曲》创新地使用单音巧妙地模仿雨滴的声音,简单却又清晰地勾勒了作曲家要表达的意象。该曲体现了肖邦一贯的忧伤细腻的作曲风格,色彩丰富画面感强烈,是一首经典的代表作品。

●作品名称:《F大调华丽圆舞曲op.34-3》

作品分析和感想:

此曲又称为《小猫圆舞曲》,是一首非常轻快活泼,充满热情的圆舞曲。采用回旋的运动,犹如突然跳到键盘上的猫,在那里跳来跳去。在强有力的序奏后,圆舞曲分做4段呈现,最后是尾声。第一段F大调,第二段降B大调,第三段也是降B大调,其中旋律各音有装饰的碎音,由低而高上升,如表现猫的形态。

肖邦的圆舞曲和早期波兰作曲家的作品一样也是乐段反复的。但是肖邦比他的前辈显现出更多的才华,这表现在他创造性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技巧方面。借助这些才华,他给圆舞曲赋予了艺术的特征,他的圆舞曲已经脱离了单纯的舞蹈功能,更表现为舞蹈的诗。而且,肖邦利用各种情绪来表现他个人的感觉,因此,他的圆舞曲具有特别的和唯一的特点。丰富的感情和多样的表情反映出作曲家卓越的想象力。同时,其中的轻快和抒情也表现出作曲家的聪明才智。

肖邦的圆舞曲主要是单音调的,但是其中也可以发现复调的段落。他的复调往往是平滑地过渡到单音调,这也是肖邦复调的特征。

钢琴曲著名曲目_钢琴曲著名的有哪些_著名钢琴曲

2作曲家:李斯特

李斯特的创作风格:

① 与庸俗保守的风气进行不懈斗争,在艺术大胆革新;

②他与民族创作,尤其是匈牙利的民间音乐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③偏重于运用交响乐的构思方法来创作钢琴音乐,他的钢琴音乐往往气势辉煌,和声的排列与配器相关。在他的复调作品中各主题的对比可合理地视为各种乐器之间的冲突与交融;

总的来说,李斯特是一个勇于超越时代的探索者,他对音乐变化趋势的左右能力比任何一位同时代的作曲家都强。

●作品名称:《练习曲“钟”》

作品分析和感想:

用变奏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华丽的演奏技巧和钟声的效果。全曲的基本结构是三段式,因各个段落多次变化反复而具有变奏曲和回旋曲的特点。

在这里,小提琴令人眼花缭乱的演奏技巧被李斯特转化为更加出神入化的钢琴演奏技巧,他把轻盈活泼的小提琴主题移植到钢琴上,以各种不同的织体和技巧在各个不同的音区作了形形色色的变奏,我们可以从中模仿小提琴演奏技术的断奏、跳弓,十分新颖的在钢琴上做出前所未有的表现方式,像同音上的轮指、长串的半音阶进行、单手带旋律声部的颤音,连续的八度进行和左手远距离的八度大跳等等,这在当时都是骇世惊俗的,超乎一般钢琴家的能力极限,令当时的听众叹为观止。

●作品名称:《匈牙利狂想曲 第2首》

作品分析和感想:

作品以匈牙利民间舞曲《恰尔达什》为素材。这种舞曲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称为“拉苏”,意思是“缓慢”,是独舞的音乐。后一部分称为“弗里斯”,意思是“新鲜”,速度迅急、热烈,是双人舞的音乐。该作品采用自由曲式,不受一般乐曲形式的限制,别具风格,独树一帜,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乐曲开始有一个速度缓慢,节奏自由,并带装饰音,沉着有力的引子,这段引子一下子就把听者引入民间生活丰富多彩的美丽画面。

接着音乐进入性格豪放的“拉苏”第一部分,音乐从中音区开始,缓慢庄严的旋律,唱出充满内在的激情,唱出悲痛的往事。在滞缓的节奏衬托下,低沉压抑的旋律蕴含着巨大的悲痛和愤怒,表现了匈牙利人民对民族不幸的哀痛和控诉,也表现了匈牙利人不屈不挠的坚毅性格。这是第一主题。

这一主题在高音区变化反复之后,音乐转入一个舞曲性旋律,它那轻快跳跃的旋律、匀称而规整的节奏,使舞曲变得更富于动力性,这支旋律在整个乐曲中十分重要,因为它还将是后一段音乐的基础。这是第二主题。

第二部分音乐速度加快,出现了狂热急板的“弗里斯”舞曲,描绘了民间节日欢欣起舞的场面;这段音乐基本上是由舞曲的第一段“拉苏”变奏发展而成的。在这些变奏中,有时运用急速的同音反复以模仿洋琴的音响,有时是主音与属音的和声交替,这也是匈牙利民间舞蹈音乐常见的特征。

随着音乐速度的加快,力度的加强,音乐进入了表现万众狂欢的群舞场面。狂放的舞步,飞腾的旋律,急速的节奏,表现出匈牙利人豪放、乐观、热情的民族性格。当乐曲达到很强的高潮之后,音乐停顿下来。舞蹈者走了,但人们又汇集起来,音乐再度响起,恢复了以前的狂热,最后在振奋人心的沸腾气氛高潮声中结束全曲。

著名钢琴曲_钢琴曲著名曲目_钢琴曲著名的有哪些

3作曲家:勃拉姆斯

创作风格:在他的作品中,处处体现着淳厚的浪漫主义情怀与紧凑均衡的古典主义结构。

这些作品既有浪漫主义的音乐气息和情感,又不失古典主义音乐紧凑均衡的艺术特色。

●作品名称:《小品0p 118之g小调叙事曲》

作品分析和感想:

这首叙事曲是勃拉姆斯《小品0p 118》的第三首。《小品0p 118》六首作品犹如六副画面,刻画了人生中的酸甜苦辣,而这首叙事曲体现了作曲家强烈的英雄主义思想。这首叙事曲的情绪对比鲜明,A段热情饱满,高亢澎湃;B段妩媚动人,温婉优雅。A段情绪一层层的高涨,充分运用了切分的节奏型推动了情绪的发展。B段在音乐形象上鲜明的与A段形成对比,带有一种维也纳的音乐特色,优雅妩媚。旋律线条连绵起伏,有缓有急。乐曲的结尾听来意犹未尽,耐人寻味。

钢琴曲著名曲目_钢琴曲著名的有哪些_著名钢琴曲

4作曲家:舒曼

舒曼的创作风格:

舒曼是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表之一,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深刻地反映出德国浪漫主义的优点和弱点。他生性感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他的钢琴作品有时会令人感到深奥、神秘、难以把握,具有隐喻性。他在标题性的套曲形式上有较大的改变。他的标题音乐主要表现音乐中的诗意和文学意味。但他不是简单的运用情节性的标题,而仅仅是概括性的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自己作品的形象和主题。

舒曼在钢琴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变奏,而且主要是性格变奏手法,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体验和各种心理状态。切分节奏也是他喜用的手法。

●作品名称:《童年情景之梦幻曲op15》

作品分析和感想:

该作品没有直接描绘儿童生活,而是从成年人回忆童年情景的角度进行创作。舒曼以准确的笔触,洗炼的手法,深入儿童心灵刻画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得乐曲的音乐形象幽默、神态逼真并富有情趣。

【20世纪现代音乐】

该时代音乐大致风格:

① 不重复性。支持所有的主题都绝不出现重复,每个小节都同前面所有的小节完全不同;② 节奏。或写出了既无小节线,也无节奏型的乐曲,或尝试使不同节奏同时使用的音乐;③ 更注意半音阶音乐,即利用所有半音的音乐,出现“无调性的音乐”;

④ 重新运用了古代的和声,甚至是一直被传统和声学认为“用起来太僵硬”和“听起来太别扭”的平行四度和五度进行;

⑤“多调性音乐”(即同时用两个调子写的音乐)出现

1作曲家:格什温

格什温的创作风格:

① 他的创作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并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结合;

② 将古典音乐和爵士乐完美结合;

③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充分演绎了美坚利的民族精神,使其在音乐领域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

●作品名称:《蓝色狂想曲》

作品分析和感想:

《蓝色狂想曲》是为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的类似单乐章的协奏曲作品,其中主题的即兴式表达同交响性的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黑人布鲁斯音乐的调式及和声因素、爵士音乐的强烈的切分节奏和滑音效果,都赋予这部构思独特的作品一种与众不同的色彩。格什温在这部作品中,对那些情绪全然不同的段落的安排,如抒情性与戏剧性,舞蹈性与歌唱性的对置,也颇具匠心。

乐曲以独奏单簧管低音区里的一个颤音开始,这是一个上升音阶的基础。当音阶上升到最高一个音符时,作品的一个放任不羁的主要主题迸发了出来。接着,法国号和萨克斯管奏起了一个节奏性很强的主题。它和上述的单簧管主题情调十分接近,就像是这个主题的变形或延续,只是较前者更加强劲有力,而且显然带有舞曲风格。

钢琴又以另一个变奏加入,并引向一个辉煌的、重述各主题的独奏。现在,主要主题以果敢有力的音响出现在乐队齐奏的音乐中,明亮的小号又奏起了一支开阔嘹亮的曲调,音乐就此掀起了一个异常活跃的新高潮。

乐曲的中段是一首弦乐器奏出的美妙歌曲,这是全曲的中心,也是美国音乐中最著名的段落之一。这段音乐宽广流畅、温柔感伤,有一种类似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基本主题的风格。一个速度变化带来了乐曲的尾声,是钢琴与乐队之间十分默契的配合。整个乐队以雷鸣般的气势再现了乐曲的主要主题后,就以一个渐强的和弦辉煌地结束了全曲。

《蓝色狂想曲》是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结合的大胆尝试。它在钢琴音乐的节奏、旋律以及和声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革新,在音乐的随机性和戏剧性方面有其独到的创新之处。它具有典型的民族特征,细腻地表达了人们群众的心理状态,是一部自由奔放,贴合时代特征的经典。

【民族乐派】

1 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俄罗斯“强力集团”

●作品名称:《图画展览会之侏儒》

作品分析和感想:

整套组曲从音乐特点上来看一个很大的特色是,作者创作了几首《漫步》贯穿在整套组曲中,成为了整套组曲的主旋律。但这几首《漫步》各不相同,既有快板,也有中板;既有大调,也有小调,运用不同的乐器组来演奏,而且采用不同的节奏,大量使用重复和变奏,使得这一主旋律让人印象深刻但又各有不同。

《侏儒》一曲中运用了很多结尾下行的乐句或乐汇,用意在于表现出侏儒行走时短小而迟缓的脚步,郁郁寡欢的心情,准确地刻画了他的心理状态,气氛紧张而强烈,扣人心弦。

整套组曲的特点是,作者的音乐灵感来自于图画,而又以音乐的形式为听众还原出这些音乐形象,可以充分表现出艺术之间的相通之处。这些作品极富表现力,带给听众一种视觉上的美感。而作曲家面对画面时的美妙想象和音乐表现力、音乐色彩让人折服。

2 作曲家:柯萨科夫 俄罗斯“强力集团”

●作品名称:《野蜂飞舞》

作品分析和感想:

这首常用于小提琴或其他器乐独奏的小曲,原是柯萨科夫所作歌剧 《萨旦王的故事》 第二幕第一场中,由管弦乐演奏的插曲。

这首管弦乐曲《野蜂飞舞》又名《大黄蜂的飞行》。它的原曲谱上记有:“从海面的远方,飞来一群大黄蜂,围绕到天鹅的四周,盘旋飞舞。”此曲生动地表达出大黄蜂振翅疾飞的情景。全曲由半音阶的下行乐句开始, 经过旋律轻快而有力的中段后, 又回到了第一主题。最后半音阶上升乐句,则描写大黄蜂的离去,直到消失在视线以外。

3 作曲家:拉赫马尼诺夫

拉赫马尼诺夫的创作风格:

他的作品甚富有俄国色彩,充满激情,且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1918年移居美国后,创作上充满了不协和与悲剧性。

●作品名称:《钢琴协奏帕格尼尼狂想曲》

作品分析和感想: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以辉煌的技巧表现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然而作品里最令人难忘的却不是眼花缭乱的技巧,而是慢速的第18个变奏,整部狂想曲到这里速度突然放慢,奏出一支纯朴抒情的曲调,这个旋律开朗优美,动人心魄,其中当然也隐含着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这个旋律先在钢琴上唱出,质朴而平和,然后让位给弦乐,热情在逐步增长,随后发展成浪漫激情的颂歌。这段音乐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尤其富于浪漫气息,它虽然只是一个音乐片段,不是一个乐章,也被抽出来编入一些浪漫曲集的唱片,在芭蕾舞台上也可以见到这段音乐的芭蕾小品。拉赫玛尼诺夫当初写《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时有意表现帕格尼尼传说中的舞台形象,瘦骨嶙峋、苍白、狂热、鬼魅般的躯壳包裹着热情的灵魂,被艺术之神唤醒时,便光芒四射地疯狂演奏,辉煌的音乐照亮整个大厅。拉赫玛尼诺夫甚至在写这部狂想曲的同时就在考虑把它搬上芭蕾舞台,他提供了芭蕾剧情构思,编舞导演当然又是芭蕾大师福金。

●作品名称:《钢琴协奏曲第二号》

作品分析和感想:

本曲除了在构造上的完满妥善之外,同时充分发挥了抒情性和钢琴化的效果,而且把这些作了绝佳的统一一般说来,这里的基调是明朗的,充满着欢乐的情绪和温柔、恳挚的抒情诗色彩;在这里,很明显地又可以感觉得到“大风景”前夕的那种情绪,作为日益高涨的革命浪潮的反映,这是对光明和革新的追求,是乐观的英雄性表现,因此抒情的音流特别饱满、强壮而有力。换句话说,《第二钢琴协奏曲》的艺术形象特别丰富,它兼备严峻的戏剧性和明朗而奋激的抒情性,这种对比用两组不同的音乐形象来体现:其中一个是充满意志力的主题,它的节奏明晰,但饰有阴暗而严厉的色调,另一个则是情绪激昂、宽广自由地流转的歌曲性旋律。这首协奏曲的第一乐章就是在这样的不同形象的对此基础上写成的,它的基本主题明显地划分上述两种类型,在整部作品中它是最戏剧性的一章,它的结构袭用奏鸣曲形式。

【印象派】

作曲家:德彪西

德彪西的创作风格:

印象派画家所要捕捉的是光影感觉,而德彪西就像这些画家一样,他尝试以音乐捕捉事物的印象或情绪,而且要用最经济的方式把某个念头的正确本质凝塑下来。德彪西可说是一位革命性的音乐家,他创新和声与旋律,在他的音乐中,色彩、音色与节奏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和声与旋律。虽然他的作品还存在主调性,但是几乎已经濒临溃散的地步。经过德彪西创新之后,音乐创作就不再被既定规则所限制,改革风气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德彪西的乐曲几乎都有标题,但并不表示他有意创作标题音乐,他从不说故事的,宁可给听众一个印象,他的音乐只是暗示人们某种意象,而不明白的指出。

●作品名称:《月光曲》

作品分析和感想:

德彪西音乐的美学基础,是写意美学。《月光曲》以轻盈的乐音描绘出这样一个静寂怡人的意境———在空中浮动的融融月光,辐射到夜晚的每个角落,柔和地笼罩了万物。

清泉滴水

梦幻世界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