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詹仲凯深情演唱歌曲

图为:詹仲凯深情演唱歌曲

图为:郑波清(左)表演民间歌舞

图为:郑波清(左)表演民间歌舞

记者郑晶晶 通讯员杨柳 毛红平 张军胜 发自红安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热情欢快的旋律,洋溢战争年代的火热情怀,这就是大别山革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它唱响在几代人的记忆中。8月31日,记者赴红安寻访传唱者、记录者,那火红的岁月穿越时光隧道迎面而来。

起源 83年前,革命民歌响彻大别山

“大别山革命民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出自红安七里坪,原名叫《庆祝苏维埃》,是1929年为庆祝苏维埃政权的胜利,根据大别山人民耳熟能详的歌谣《八段锦》改编的。”80岁的红安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詹仲凯讲述起当年的故事。

詹仲凯曾担任红安县文化馆副馆长,并主持编辑了《红安民歌集成卷》和民间舞蹈集成的挖掘、整理、复排工作,对《八月桂花遍地开》的历史深有研究。詹仲凯介绍,1929年至1930年,红安(当年叫黄安)乡、区、县苏维埃政府相继建立,鄂豫皖革命苏区各地也相继成立苏维埃政府,《八月桂花遍地开》曾唱遍了鄂豫皖的大别山地区。

詹仲凯说,正因为传唱面比较广,对《八月桂花遍地开》的作者和属地,近年来曾有过不少讨论。不过,在《红安民间歌曲集》一书中,记者看到这样的注释:“《八月桂花遍地开》为郑波清、方思勉演唱,张忽填记录,该曲被国家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民歌》第一卷收录。”而翻开上世纪80年代编辑的《中国民歌》第一卷,词曲栏里明确地注明了此歌“出自湖北红安,最早在大别山根据地的红、麻两县开始传唱。”

发展 曾用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因为郑波清老人已于1995年去世,在詹仲凯的帮助下,记者辗转寻访到郑波清之子、73岁的叶国民。

“我小时候,常听到母亲唱《八月桂花遍地开》。”叶国民说,母亲郑波清解放前是当地妇救会的主要成员,歌唱得好,经常被邀请到七里坪医院为伤员演唱革命歌曲。解放后,郑波清曾当过七里坪妇女主任、手工业合作社毛巾厂厂长,还是红安县第一届人大代表,在当地名望颇高。叶国民拿出珍藏的一本1978年9月的《红安文艺》杂志,在收录其中的几十首当地流传的歌曲中,包括《发动歌》、《建设苏维埃》、《红军歌》、《妇女拥护歌》等十几首歌曲,都被注明是“据郑波清演唱”。

据悉,新中国成立后,音乐界人士将《八月桂花遍地开》改编为不同版本的合唱曲,还被改编成二胡、琵琶等器乐曲。1959年,作曲家李焕之与词作家霍希扬将这首单旋律民歌改编成民歌合唱曲。1964年,李焕之再度把它改编成女声合唱曲,用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二场“星火燎原”中,以合唱加舞蹈表演的形式出现,使《八月桂花遍地开》最终成为红色经典歌曲。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