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你忽然听到了一首熟悉又陌生的乐曲,熟悉是因为之前听过,陌生是因为眼前播放的是纯伴奏版。这支没有人声和歌词的纯音乐放肆地占领了你的耳脑心,令你如痴如醉爱不释手,同时你也发现了许多以前没发现的精妙,那感觉就像在头顶开了一扇天窗。乐器之美,美不胜收。

2008年9月,一支考古队在德国南部奥瑞纳文化遗址的山洞里发现了一些骨头碎片,最初,这些呈扇形散落的秃鹫骨头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可将这些骨骼碎片拼装后,考古人员们惊呆了,那分明是一支笛子。

琴的歌谱_电子琴黄家驹歌曲曲谱大全_琴谱简谱流行歌曲电子琴

德国“霍勒·费尔”山洞骨笛

这件骨笛由一根秃鹫的桡骨磨制而成,两端各有一个V形吹口,共有5孔,其音域范围丝毫不逊色今天的笛子。由于距今至少3.5万年,所以它毫无悬念地成了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

我们很容易脑补出这样的场景。

几万年前,地球上的某个洞穴,黄昏时分。落日的余晖洒进洞里,人们围坐在一张兽皮上,狩猎归来的男人从腰间取下骨笛,然后缓缓地吹响,伴着明亮悠扬的笛声,女人和孩子们用一种特殊的语言轻声合唱。待笛声突然变快后,人们起身开始跳起舞蹈。只有一个孩子没有动,因为他舍不得放下手中刻了一半的小雕像。

上面的场景并非完全虚构。画面中的远古人,没有光鲜亮丽的衣着,没有种类丰富的食物,也没有足够完备的语言系统,但他们对艺术已经有了较高的追求。

中国多个省份也都曾出土过骨笛,如浙江河姆渡遗址、河南舞阳、新疆巴楚等地。2003年,考古人员在四川兴隆洞遗址发现了有明显人工制作痕迹的石哨,据专家推测,这很可能是距今14万年的一种乐器。一旦该结论被证实,最早乐器的称号也将易主。

无数证据表明,远古人类在乐器制作、器乐演奏和音乐欣赏等方面的成就远远超出了现代人的认知。没错,远古人类比我们中的很多人更有艺术气息。不客气地说,今天的人们对器乐的领悟能力未必胜得过前人。我知道这的确有点难以接受,但这是事实。

感知声音的美感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因聆听乐器演奏而被深深打动的例子,自古以来屡见不鲜。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演奏的乐评诗句引人入胜,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之谊更是人尽皆知。

没有语言,也没有动作,更没有表情,只是用乐器演奏乐曲,听者就能洞悉演奏者的情感和心境,甚至获得强烈共鸣,这是多么奇妙且美好的过程。

在音乐里,器乐是相对于声乐而言的,是完全使用乐器演奏而不用人声或者人声处于附属地位的音乐。器乐演奏的目的,同样是为了表达情感和描绘意境。假如没有乐器演奏,那么声乐会显得单薄许多,不然远古时期的人类就不会把秃鹫骨磨成笛子了。

起初,乐器伴奏是为演唱和舞蹈服务的,但随着审美水平的提高、乐器种类的发展和演奏方法的拓宽,器乐逐渐成了一种独立的音乐形式。有一些音乐类型就是以器乐演奏为主的,比如古典音乐、新世纪音乐等。还有一些音乐类型也会重视器乐部分,比如爵士乐、摇滚乐和民乐等。

器乐与声乐,既可以分别自嗨,又可以相映成趣,器乐营造的美感别有味道不容错过。相信你也有过这种体验吧?如果去掉一首歌曲的人声和歌词,反而听起来更有感觉,这是因为少了文字的束缚,器乐为你勾勒了更自由更广博的思考空间。你只需跟随着乐器的音色、旋律和意境去游走,观赏其间的各种画面,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

成蹊常与朋友闲聊音乐,我发现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听演唱的人很多,看歌词的人很多,听曲调的人也不少,唯独用心欣赏器乐的人少之又少。他们经常表示,不仅对纯音乐无感,而且在听有人声演唱的歌曲时,对其中的乐器演奏部分也毫不感冒。

为什么许多人会漏掉器乐之美?一个字,懒!

人声传递情绪时相对比较直观,乐器则显得有些抽象。人们对人声演唱的感受大体接近,然而对器乐演奏的感受却可能五花八门,同一段小提琴拉出的旋律,有人认为是开心,有人认为是回忆,可能还有人认为是在描述某种天气。假如一个人听歌量不大,没有深度聆听的习惯,也不喜欢思考揣摩,于他而言,器乐部分充其量只是个响动或点缀。听得少,听得浅,不动脑,这不是懒是什么?

电子琴黄家驹歌曲曲谱大全_琴的歌谱_琴谱简谱流行歌曲电子琴

器乐欣赏,需要一点积累,一点耐心,一点思考。

很多音乐人都有一些器乐类的佳作,成蹊在以往的文章里分享过很多,尤其分享Beyond乐队的作品较多。与大多数摇滚乐队一样,Beyond也格外重视器乐这个环节。作为乐队队长,黄家驹一直梦想着出一张纯音乐专辑,足可见他对器乐的青睐。

歌迷们都知道,家驹的声线独特唱功出色,他写的旋律也朗朗上口易于流传,Beyond的歌词源自生活很接地气,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知道,Beyond也是一支非常重视器乐的摇滚乐队,无论在哪个时期,他们的乐器演奏都是一道亮眼的风景。另外,他们的器乐表达能力一直被外界大大低估。

技术是为作品服务的,Beyond并不是那种技术至上的乐队,他们的作品风格多变,其中的乐器演奏具有配合默契、层次分明、旋律流畅、意境自然、画面突出和感染力强等特点。从黄家驹的四子时代到Beyond三子时期,几乎每一首作品里都有让人惊喜的器乐表现。成蹊并不是特指那些热门单曲,即使在那些极其小众的冷门歌里,他们也绝不会降低器乐的含金量。

琴的歌谱_琴谱简谱流行歌曲电子琴_电子琴黄家驹歌曲曲谱大全

「Last Man Who Knows You」里,吉他如断线的泪珠滑落。「旧日的足迹」里,满怀思乡之情的钢琴。「灰色轨迹」里,尾段双琴倾诉的感人画面。「迷离境界」里,气势如虹的键盘交响。「旧历」里,电吉他对月光的细致刻画。「大时代」里,令人惴惴不安的贝斯……

核心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去欣赏一支作品中的器乐呢?

可能有朋友又要问了,没有人声干扰的纯音乐,欣赏起来相对容易,那么有主唱演唱的歌曲怎样才能不错过乐器之美呢?答案非常简单,至少要抓住三部分,前奏,间奏和尾奏。

前奏位于歌曲的起始位置,在人声之前,一般用来传达基调类的信息,如心情、色调、天气、速度等。间奏位于歌曲的中间位置,作用是承上启下、强化情绪和渲染氛围。尾奏位于歌曲结尾,在人声之后,往往篇幅最长,负责延续、升华和收尾。

1997年,Beyond发行了专辑《请将手放开》,其中有一首不为人熟知的歌曲叫「无助」。

身为鼓手,叶世荣的名字很少出现在词曲唱里,不过这首歌几乎是他一手包办的,只有在填词时请了李焯雄来帮忙。成蹊就借这首无助,来聊下前奏、间奏和尾奏。

木吉他不急不缓,镲片略带落寞之意,贝斯忧郁纠结,电吉他的扫拨带着一丝心灰意冷。仅用10多秒的前奏就已经宣告了整首歌的基调,心情是压抑,氛围是灰色系。

从2分24秒开始是间奏部分,只有20多秒。电吉他的音色最为抢镜,旋律间满是不解和撕裂,像一个男人在发泄着苦闷。

3分14秒之后的尾奏是该作品最为华彩的部分,长约一分半多,建议多次循环欣赏。贝斯和鼓点在底层,木吉他居中,电吉他在最高点,彼此之间的配合高度默契,愁绪似扑面而来。惆怅,无尽的惆怅。伤感,深深的伤感。绝望又不想放弃,不知该进还是该退。

大胆设想一下,如果这是一首无人声的纯音乐,效果又会怎样呢?

领略到器乐的美,你会离作者的内心和作品的内核更近,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欣赏。好作品的美,要靠懂它的听众去用心欣赏。

浅喜怎能尽兴,深爱方可过瘾。既然爱了,何不深爱?

(图片源自网络,参考书籍《器乐艺术》)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