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3日,谭盾的《敦煌·慈悲颂》在德国德累斯顿文化宫世界首演,现场1800多名观众用全场起立以及长达15分钟的掌声表达喜爱,《德累斯顿日报》则评价,“《敦煌·慈悲颂》像是一部可以听的电影。”

萨克斯狂想曲_曲崑萨克斯_萨克斯狂想曲乐谱

谭盾指挥《敦煌·慈悲颂》的首演

一年多后,6月20日,谭盾将携法国里昂国立管弦乐团、德国吕贝克国际合唱学院,以及沈洋、郭森、朱慧玲、谭维维、巴图巴根等音乐家登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献演《敦煌·慈悲颂》,千年敦煌壁画将在交响音乐里活过来。

谭盾写《敦煌·慈悲颂》完全出自偶然。有一天他正在朱家角打球,突然接到比尔·盖茨的母亲从敦煌打来的电话,问他有没有兴趣来敦煌玩,谭盾直接从虹桥机场飞到莫高窟,钻进洞窟之后,他足足呆了6小时才出来。

“洞窟里不只有美丽的壁画,我最感兴趣的是,墙上有三四千幅画是关于音乐的,很多古乐器,还有唐代古乐团。世界音乐史一直以欧洲为中心,西方交响乐团的形成不过三五百年历史,唐代古乐团等于把世界音乐史重写了。”

自此,谭盾连续15次出入敦煌洞窟,揣摩隐藏在建筑、雕塑和壁画中的奥秘,并由此结下三个心愿:寻找敦煌散失在世界各地的经文、手稿、乐谱,亲自看一看、闻一闻;把壁画上的故事,那些爷爷奶奶把儿孙们养大的故事,转换成音符;还原壁画上的唐代乐器,组建一支古乐团。

有了创作想法,谭盾很快得到纽约爱乐乐团、洛杉矶交响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的回复,并由4家交响乐团联合委约。

创作期间,谭盾曾远赴大英博物馆、法国国家博物馆,饱览14500件敦煌瑰宝,亲见乐舞古谱,他也曾东渡京都,向东瀛琵琶匠人习得敦煌古琵琶的制作方法。耗费6年心血,谭盾终于把传颂千年的敦煌故事写成音乐。

曲崑萨克斯_萨克斯狂想曲乐谱_萨克斯狂想曲

谭盾在莫高窟内研看壁画

《敦煌·慈悲颂》共分《菩提树下》《九色鹿》《千手千眼》《禅园》《心经》《涅槃》六幕,其中一幕里的“反弹琵琶乐舞”,将由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学生陈奕宁献演。

多数人只在敦煌壁画里看过反弹琵琶浪漫飘逸的模样,但谁都不知道,真正的反弹会是什么样。

“舞蹈演员只能跳不能弹,音乐家只能弹不能跳。”为此,谭盾专门把一位上海的琵琶演奏家送到北京舞蹈学院,跟着老师学敦煌舞姿,为了准备B角和C角,他又跑到北京舞蹈学院,询问了数百人后,还真找到两位学过10年琵琶的舞者,把她们提溜出来练“反弹琵琶乐舞”。

2018年5月在德累斯顿音乐节,谭盾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吕贝克国际合唱学院完成了《敦煌·慈悲颂》的首演。寻找合唱团的过程中,谭盾也是几经波折。

曲中的唱词均用中文和梵文写就,其中,中文部分都是从中国古代诗篇里找,对外国合唱团来说,那些拗口的古文太难了。

“合唱团迟迟没定下来,所有团都要求看了乐谱才决定要不要唱,光敦煌两个字就很难念清。”谭盾回忆,当吕贝克国际合唱学院决定接下这个演出任务时,他立马飞到德国和他们排练,期间忐忑不安,深怕被拒绝。

最终的排练结果,谭盾很满意。成立于2002年的吕贝克国际合唱学院由19个国家的年轻歌者组成,“我是湖南人,稍不注意,湖南口音就跑出来了,他们的发音比我还准,非常纯正。休息时,年轻人和我交谈,有个莫斯科人感动于敦煌里的故事,有个耶路撒冷人很喜欢中国禅宗里的哲学,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因为音乐对敦煌充满了感情。”

萨克斯狂想曲_曲崑萨克斯_萨克斯狂想曲乐谱

谭盾与吕贝克国际合唱学院合影

花了25年时间,谭盾写出《地图》《女书》《敦煌·慈悲颂》等“中国三部曲”,把中国文化培养他、成就他的感悟通通写了出来,“值得,中国文化的深邃给了我钥匙,让我打开了艺术殿堂的大门。”谭盾说。

6月21日,谭盾还将指挥法国里昂国立管弦乐团上演“法兰西狂想曲”专场,除了德彪西《单簧管狂想曲》、德彪西《萨克斯狂想曲》、拉威尔《波莱罗舞曲》,谭盾的打击乐协奏曲《大自然的眼泪》亦在演出之列。

为此,谭盾特地从意大利请来了打击乐天才演奏家西蒙·鲁比诺,“他的表现力完全像在演歌剧,他的每个音符都有故事,他的技巧无懈可击。马林巴16个音符,他闭着眼睛打,速度飞快,几万个音出来没有错音,就像怪物。”在意大利现场看过鲁比诺的表演后,谭盾决定,一定要向上海观众引荐这位奇才。

曲崑萨克斯_萨克斯狂想曲_萨克斯狂想曲乐谱

反弹琵琶乐舞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