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练厅里,86岁的作曲家何占豪亲自执棒,指挥上海民族乐团排演自己的作品。言谈中幽默风趣的他,一上指挥台就像换了一个人,皱起眉头,严谨投入。6月9日晚,一场《何占豪作品音乐会》将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演。

26岁时,何占豪和陈钢一起谱写了后来蜚声海内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他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音乐的忠诚卫士,多年来探索实践着音乐语言的民族化。这场音乐会是对《梁祝》诞生60周年的纪念,也是对作曲家半个多世纪创作历程的回顾。表演艺术家乔榛、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二胡演奏家马晓晖及上海民族乐团青年歌唱家王静、筝演奏家陆莎莎、二胡演奏家丁龙、阮演奏家李霖将同台献演,诠释何占豪多部经典之作。

二胡重奏谱子_二胡二重奏谱_二胡重奏谱

何占豪指挥上海民族乐团排练

小提琴与二胡对话,让《梁祝》更立体

回忆起当初创作《梁祝》的情景,何占豪说:“写《梁祝》时,我们都很年轻,意气风发,立志要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最美的图画。我们学习西洋音乐的形式和技法,融入民族的内容、戏曲的语言。《梁祝》的成功,不是因为我们作曲家有多了不起,而是这条路走对了。”

二胡二重奏谱_二胡重奏谱子_二胡重奏谱

青年时代的何占豪

《梁祝》的旋律,观众再熟悉不过,但小提琴、二胡重奏的版本却少有人听过。在何占豪看来,《梁祝》外国乐器可以拉,中国乐器也可以拉,小提琴与二胡同台,与民族管弦乐队协奏,是西方和东方的深情对话。

此次同台的两位独奏家是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和二胡演奏家马晓晖。作为首位夺得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人,吕思清版《梁祝》绝对值得一听。他从1988年开始演奏《梁祝》,30多年来将《梁祝》带至20多个国家。从“草桥结拜”到“英台抗婚”再到“坟前化蝶”,弓弦跳跃游走,情绪层层递进。吕思清说,随着生命阅历的增加,他对《梁祝》的理解一直在改变。每次演奏,总会有一些转瞬即逝的灵感涌现出来。

二胡重奏谱_二胡重奏谱子_二胡二重奏谱

二胡演奏家马晓晖多年来也在世界各地演过无数次《梁祝》,与大提琴重奏、与交响乐团协奏、与民乐团协奏,都有不同的感受。但与小提琴同台,却是第一次,这让她非常兴奋。“《梁祝》是为小提琴量身定制的协奏曲,但当年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吸纳了很多越剧元素,小提琴的演奏也借鉴了二胡的揉弦和滑奏。演绎《梁祝》,小提琴的版本华丽高贵,二胡的版本更加揪心缠绵。”

舞台上,小提琴与二胡的角色是不断变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角色,主旋律和复调都可以互换。这加深了重奏的难度,但可以让两种乐器更好地做到优势互补。“希望这次合作可以不同凡响,呈现出更立体的《梁祝》。”马晓晖说。

60年不忘音乐初心,为老百姓创作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何占豪一生的创作奠定了基调:中西交融,雅俗共赏。何占豪说:“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一直沿着《梁祝》开辟的道路,坚持‘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的创作理念,不断探索。

二胡二重奏谱_二胡重奏谱_二胡重奏谱子

不久前,何占豪做客上海民族乐团“海上乐谈”,讲述《梁祝》诞生的故事

这场音乐会上演绎的曲目都是何占豪精心挑选的代表作。开场曲是民族管弦乐《胡腾舞曲》,华丽的异域风情,带来盛唐的雍容华贵、气象万千。阮协奏组曲《吟诗感怀》通过《山居秋暝》《秋夕》《江雪》三首唐诗,诗意地表达古代文人高洁阔达的精神世界。筝·乐·诗与合唱《陆游与唐婉》将宋代诗人的千古绝唱演绎得凄美又磅礴。在《陆游与唐婉》演出中,77岁的表演艺术家乔榛也将登台献声。

“诗词擅写景也擅抒情,很适合以音乐形式进行再创作,因为音乐的本质是美,核心是情。”何占豪说,“希望能用这三部作品,通过对唐宋诗词的音乐化展现,表达对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敬仰,唤起观众的民族自豪感。”

民族管弦乐《彝寨山景》和二胡协奏曲《重上井岗》表达了作曲家对新中国的赞美。曾经多次探访祖国边疆云贵山区的何占豪,亲眼见证了少数民族同胞由苦到甜的生活转变,于是有了《彝寨山景》的有感而发。《重上井冈》则从一位老红军的视角出发,歌颂为民族复兴前赴后继的英雄。何占豪说:“大家熟悉我写的爱情题材,其实我写过不少革命题材作品。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前辈流血牺牲换来的。”

回顾自己的创作生涯,让何占豪最自豪的是,自己所有作品,没有一部老百姓听不懂。他用多元现代的民族语言展现美,讴歌时代,用雅俗共赏的音乐打动人。何占豪说:“为老百姓创作,是我们这代人的音乐理想。老百姓听不懂的,就不是好音乐。拿再多奖杯,也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