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结束,老人们拉过凳子坐在树下和记者聊了起来。今年60岁的褚金德身穿一件黄黑相间的格子T恤,看起来精神矍铄。记者问他小鸟的叫声是怎么吹出来的,他打开了自己随身携带的“百宝箱”。箱子不大,叫笙箱。“你看这哨子,长短、大小不一,不同的哨子吹出来不同的调。”说着,老人拿出一个小碗说,“我来给你吹个《卷席筒》。”只见他吹奏时将碗底捂在唢呐的扩音器上,一捂一开,唢呐就神奇地“变声”了,“小苍娃”的声音也就出来了,惹得周围的人捧腹大笑。

褚金德说,他14岁时跟着在县豫剧团工作的二哥学习,学会的第一首曲子是用笙吹奏的《东方红》,随后又学会唢呐等乐器,后来在肖旗高中教音乐。老人回忆起年轻时和同村的艺人切磋唢呐,无不怀念地说:“上世纪八几年那时候,清早三四点起来,几个人这儿聚一堆,那儿站几个,就在田间地头上练,乐声此起彼伏。就是现在,也经常好几个人泡壶茶,坐一起互相交流。”

说起孩子,老人的目光中闪现出自豪。“大儿子今年30岁,会吹笙、笛,弹电子琴,经常在外面演出。老二今年26岁,架子鼓打得可好了。”褚金德说,他有三个孙子一个孙女。当记者问到会不会让孙子也学唢呐时,他肯定地说:“学!必须得学!”随后,老人压低声音告诉记者,“这东西不会老,啥时候都用得上,不会失传,要代代相传。”

年轻的传承人为唢呐注入流行元素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唢呐给韩店村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在农村,婚嫁和丧葬是人生中的大事。婚嫁,有唢呐助兴,那欢快的曲调将人生的大喜推向了极致;丧葬,请唢呐志哀,那如泣似诉的哀声抚慰了人们失去亲人的痛苦。对杜淑超来说,自幼家庭环境的熏陶和自己对唢呐的喜爱,使她很快掌握了唢呐的演奏技巧。

杜淑超的娘家在韩店村,5月26日上午11点多,记者来到与韩店村相隔不远的肖旗村,在杜淑超的家里见到了她。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杜淑超的热情一下子让人觉得没有了距离,她招呼大家进了屋。这是宝丰县肖旗乡政府附近的一处二层临街门面房,非常气派,进了大门就是一楼的客厅,明亮宽敞。落座之后,记者看到,客厅西侧停放着一辆解放牌蓝色货车,杜淑超说,这就是她的舞台车,现在出去演出都开着车,音响、调音台、灯光、道具、统一的服装等都在车上放着。她笑着说,“把车侧板放下来这就是个小舞台。”今年35岁的杜淑超已经拥有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唢呐艺术团,2012年她还被宝丰县文化广电局命名为宝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韩店唢呐”代表性传承人。

杜淑超指着客厅一角摆放的物品说,“你看,这就是以前演出用的铁皮箱,那时候出去把设备装在这箱子里,再把箱子装上三轮车,拉着就走了。” 说着,她又走到舞台车前,让丈夫将车的侧板打开,里面的物品一一呈现在大家眼前。“伴奏用的歌曲都存在这个笔记本电脑里,这是调音台,那是音箱,还有话筒、话筒架。”

“来一段吧!”屋外有看热闹的起哄。

“好!”杜淑超也毫不扭捏,一招呼就又来了两个人,一个吹笙一个打小镲和她一起开始了表演。伴奏声响,三个人的演奏状态马上就出来了:唢呐声一起,明快欢畅、激昂高亢的曲调立刻营造出喜悦的气氛,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喜庆,再加上艺人们丰富的面部表情,周围的观众无不感叹他们的专业,就连杜淑超两岁半的小女儿也高兴地扭动着屁股加入妈妈的演出。不过,看了他们的表演,记者感受到与传统的唢呐演奏有着明显的区别。杜淑超告诉记者,他们刚刚表演的是串烧歌曲。“主要是为了迎合年轻人,加入了流行音乐的元素,现在不光是吹唢呐,还有戏曲、歌舞表演等穿插在一起,也会根据客户的要求增加表演项目,比如还有要求吹萨克斯的。”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