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又名横笛、竹笛。新石器时期出现的骨笛,是目前有记载的最早出现的笛子。唐朝时,笛子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明清以后,笛子在江南丝竹、二人台牌子曲、西安鼓乐、十番锣鼓等地方乐种中大量应用,并常用于地方戏曲说唱伴奏。

笛子在我国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地域广,品种繁多,主要的形制有梆笛和曲笛。梆笛笛身细而短,发音清亮,高亢尖锐,是北方秦腔、河北梆子等戏曲音乐的主要伴奏乐器。曲笛笛身粗而长,音色宽广柔和,流行于南方各地,是昆曲、江南丝竹等音乐的主要领奏乐器。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一代笛子吹奏艺人的整理、加工创作,笛子的曲目、演奏技法的整合有了新的发展。

image.png

梆笛的演奏技法主要有吐音、滑音、垛音、花舌等。曲笛注重气息的运用,以颤音、叠音、赠音、打音等最为多用。笛子主要代表曲目有《喜相逢》《挂红灯》《鹧鸪飞》《三五七》《深秋叙》《幽兰逢春》等。

image.png

《喜相逢》原是一首内蒙民间乐曲,后来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为过场音乐担当伴奏,之后逐渐脱离戏曲,经改编成为独奏曲。全曲以一条简短的旋律为核心,采用旋律润饰的变奏手法,通过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相间的节奏序列,由慢到快的速度布局,一气呵成。其中,奔放明快的花舌和颤音、急促跳跃的顿音、强劲有力的垛音以及滑音和历音等北方梆笛的演奏技巧,都得以充分运用。音乐欢快活泼,具有鲜明的北方音乐特征,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将亲人重逢相聚时的喜悦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image.png

《鹧鸪飞》是南方曲笛的代表曲目之一。这首曲子本是湖南民间乐曲,乐谱最早见于1926年严固凡编写的《中国雅乐集》,传入上海后,以江南丝竹合奏、萧独奏等多种形式在江南一带流传,50年代《鹧鸪飞》的成功改编使原有的乐曲大放光彩。乐曲以抒情写意的慢板开始,悠远的旋律在演奏上强调气息的绵长与手指的灵活配合,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轻吹(虚指颤音)、强吹(实指颤音)的技巧润饰,使旋律线条的音色、力度对比富有层次,音响的空间感时远时近,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鹧鸪展翅飞翔的种种姿态。之后的快板部分,以连续的十六分音符长句贯穿,旋律委婉酣畅,在时值短促的音型吹奏上,气息起落变化多端。整首乐曲酣畅淋漓,意味幽深,充分表现了南方曲笛细致的演奏特色和浓郁的江南音乐风格。

image.png

《深秋叙》是由作曲家穆祥来1989年创作的一首经典笛子作品,该曲描写了在深秋季节,秋风瑟瑟、黄花满地的景象,独白式地表达了主人公触景生情的伤感与人生经历中的得失感悟。作曲家创造性地运用了A调低音大笛,将大笛深沉醇厚的音色与悠长的慢板抒情乐段结合,又将快板乐段的主题及变奏与大笛灵活多变的演奏技法相结合,使得该曲的艺术内涵及演奏难度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对民族器乐曲的创作和竹笛现代技法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