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钢琴曲《彩云追月》的音乐与演奏分析

 

 

钢琴曲《彩云追月》的音乐与演奏分析

 一、钢琴曲《彩云追月》的创作背景与艺术内涵 

《彩云追月》的演绎完美离不开对作品的细致了解,对曲作者和背景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对情绪和情感的掌握,以及对艺术内涵的深刻认识,从而让作品的弹奏更加完美。 

(一)作曲家简介 

王建中(1933-),作曲家、钢琴家。许多钢琴专业教学和社会普及音乐的教育曲目中有很多他的作品,也是国内重大钢琴比赛的规定曲目之一。《彩云追月》是他的作品中的佳作,并在中国的钢琴音乐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作为国内重大钢琴比赛规定的曲目。 

(二)《彩云追月》的背景介绍 

《彩云追月》原曲是由我国人民音乐家任光、聂耳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优秀的民族管弦乐曲。1975年,钢琴作曲家王建中将这首独特富有轻快节奏律动的民族管弦乐曲改编为同名钢琴曲,将民族管弦乐曲与钢琴特有的表现手法融为一体。 

这首钢琴曲描绘了夜空中云月相映美好的意境,作品兼具了中国传统音乐特点与民族色彩,又包含了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情,同时蕴有现代音乐气息。 

二、钢琴曲《彩云追月》的音乐分析 

对节奏、和声与复调、曲式结构的把握是弹奏好作品的必要准备,通过对曲中的各个因素的了解,才会在弹奏中注意应有的技术把握,对作品中的细节部分都能注意到,才能将作品演绎得更加完美。 

(一)节奏分析 

王建中改编的《彩云追月》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风格,更是将西方的探戈节奏特色融入到创作之中,使作品具有将西方与中国传统二者相结合的艺术特征。 

《彩云追月》采用中国民族传统的五声音阶为主题贯穿整首旋律,吸取了江南丝竹音调

中和配器特点创作而成,在此基础上,把原曲的节奏变为舒缓型。(见谱例1) 

上谱例为钢琴曲16-19小节,旋律为锯齿状,有切分节奏。中国的音乐讲究“一波三折”之说,而此曲中的探戈节奏型时值为一长三短,是中国传统与西方节奏的完美融合。曲中的引子部分和尾声部分节奏比较松散,与本段紧凑型节奏形成鲜明的对比,旋律的相似性带来的回旋感让音乐听起来更有韵味。 

(二)曲式分析 

此曲是变化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一共71小节、调性为A宫调,4/4拍。引子和尾声前后相呼应,层次清晰。 

钢琴曲《彩云追月》的曲式结构: 

 

1-9小节是引子,整体来看是由A宫调式开始,逐渐进行上行模进,后用重复的五声音阶进行,节奏快慢有律。 

 

A乐段是由10-19小节构成。音乐随着主题的进入,感情的抒发,弹奏的力度也变得逐渐加强。 

 

20-21小节是连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两小节的力度形成强弱对比,使音乐更具有层次感。 

 

B乐段是由四个乐句组成,大部分的音符都集中在高音,情感力度加强,旋律的织体变得更为厚重,音乐听起来更为流畅。 

 

38-47小节是再次出现的连接,与之前的连接对比,音符间的跨度比较大,伴随着情绪的跌宕起伏,将引出后面对情感的抒发。 

′乐段 

A′乐段是对B乐段的情感延伸,旋律由单音变成了八度级进,情绪更为澎湃壮烈,是对整首钢琴曲的最为清晰的主题明确。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