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肖邦钢琴曲《降E大调夜曲》Op.9No.2风格特征摘要:在十九世纪西方音乐史中,出现了一种带有浪漫色彩、讲究个人情感的一种音乐体裁,通过其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乐曲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其艺术感受。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为肖邦的一首夜曲——《降E大调夜曲》。它用其浪漫主义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作者内心那份细腻的情感。本篇论文通过对肖邦“《降E大调夜曲》”的风格特征、艺术特色等方面的解析,而更进一步的了解肖邦夜曲的音乐特色及情感特点。关键词:肖邦;降E大调夜曲;钢琴曲;风格特征一、肖邦《降E大调夜曲》的风格特征(一)肖邦《降E大调夜曲》的创作背景这首首夜曲为肖邦二十一首夜曲作品中色调最为明朗的一首,以其浪漫主义风格温柔的倾诉作者内心的话语。当初肖邦在沙龙和朋友聚会时经常会演奏这首他也非常喜爱的第二号夜曲,所以这首夜曲也成为迄今为止在肖邦夜曲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作品。(二)音乐风格特征1.艺术风格肖邦这首《降E大调夜曲》具有典型的肖邦早期夜曲的风格特点,富有诗意,甜静优美,恬静优美的旋律和精雕细琢的钢琴织体是其主要的特点。此曲为行板,12/8,回旋曲式。在节奏上,此曲相对宽松,加上Rubato的独特用法,使作品张弛适度,似有船歌般荡漾的感觉,自由却又不散乱。

在织体结构上,右手在装饰音中始终保持华彩的咏唱,左手则是像船歌式的和声性伴奏,从一而终保持着同样的形态节奏。这首夜曲听起来就像精美的意大利咏叹调,它轻缓地行板速度,仿佛在缓缓地诉说着什么,有时是恬静的,有时又会有一些激动。它如歌的旋律使其主题听起来柔美动人,就像诗人在吟诵着宁静的诗篇。2.情感特点肖邦自小便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促使他产生了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如诗般的旋律。肖邦《降E大调夜曲》因其明朗的曲调、田园般的风格,通常被人们称作“费尔德”式的夜曲。肖邦在刚开始创作夜曲时,确实是受到十九世纪夜曲这种钢琴体裁的感染,或多或少有受到世界钢琴音乐史上第一个浪漫派音乐家菲德尔的影响,但他没有受其干扰或是完全的模仿,而是凭着内心那如诗一般的浪漫旋律走了上自己独特的创作道路。3.作品的曲式分析这首作品具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风格。一方面他融入了对大自然谜一般的夜幕景色描绘,另一方面,伴随着浪漫主义思潮的到来,肖邦在其夜曲的创作上取得了更深一层的进步。本曲的曲式是带有单三曲式特点的二部曲式.本结构短小,仅三十四个小节。全曲速度为行板,12/8,回旋曲式,总共分为主部、插部(一)、主部(二)、插部(二)、主部(三)和尾声六个部分。

(1)主部(1-8)小节,期间包含两个主题。首先是(1-4)小节,此主题在全曲中共出现四次。乐曲开始以右手弱起的单音“降xi”开始带出优雅柔美的主旋律,左手远距离的柱式和弦伴奏衬托出右手简洁优美的旋律线条,充分的诠释了夜曲静谧优雅的艺术风格特征。接下来(5-8)小節,这四个小节肖邦对主旋律进行了加花从而构成第二主题出现,左手依然是轻盈的三连音式的柱式和弦,却比第一主题的左手缩短了跨度距离,以便更好的迎合右手快速流动的旋律。这是肖邦作品中常用的发展手法,第二次强调主题却又不会重复出现惹人乏味。(2)插部一(9-12)小节,这一部分是由2+2两个乐句组成的乐段。第一个乐句在主调降E大调上做了发展,使第二主题在音色上明显区别于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的音域主要集中在中音区,多使用小音程的急进模式,使得音乐更加具有推进感、音响更加的丰富。第二乐句由原先的降E大调转入f小调,继续呈示,最后收尾在T上,进入下面的主部二阶段。与主部一不大相同的地方在于插部一的右手旋律引入了双音,不同于主题的单旋律,双音的加入使其听起来更为饱满,音乐的内容含义也更加的丰富。(3)主部二(13-16)小节,这一部分也为乐段结构,在十三小节至十六小节时旋律又转回到降E大调,在旋律上,作者并没有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不影响和声功能变化的情况下填充了旋律,使其更为饱满生动。

直到第四拍开始,往后的旋律才又同前面一样,带给人们一种殊途同归的体验。第十六小节的右手旋律加入了半音的元素,左手伴奏和弦几乎没有变化,这与几乎和它相同的第八小节相比,这种旋律上的细微改变更加突出了肖邦细腻的情感。他使听众再次聆听时好似旋律相同,但细细品味却又不尽相同,在重复中又有细微巧妙地变化,这也突出了回旋曲式特有的魅力。(4)插部二(17-20)小节,这一部分是对插部一内容的变奏及重复,并引入了不同的节奏-四连音。十七小节开始便流露出第三主题,整个乐句右手旋律装饰音的变化使旋律编织成一张密密的网丝,就好像斩不断的情思,默默诉说着作者内心的甜蜜及辛酸。力度变化由弱到极弱,再慢慢变化到强至极强。这种大幅度的力度起伏,带给听众情绪上的巨大冲击,好似自己的心情也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而变化,同时也迎来了乐曲的主部三。(5)主部三(21-24)小节,由二十一小节开始主旋律第四次出现,它是前面三段的综合,既有着第一段的结构又有着第二三段的旋律。(6)尾声(25-34)小节,从二十五小节开始主旋律再次出现,伴随着新的旋律发展,隐约还听得到主旋律的影子,一直发展到此曲第三十二小节,右手如叮咚泉水般得三十二分音符的装饰音奏出,由弱到强,再到弱,最后以分解和弦的形式,轻柔的、缓缓地终止在主和弦上,全曲结束。

参考文献:[1]林洪亮.肖邦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唯民.钢琴诗人肖邦的波兰情结[J].音乐研究,1999(4)[3]修海林,李吉提.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纪露.夜的精灵——肖邦夜曲集[J].民族音乐,2007—3(1):16—17[5]孔亚磊.肖邦夜曲解读[J].四川戏剧,2008(4):114—116-全文完-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