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笛子介绍华南师范大学 胡晓黎 笛,又称竹笛、笛子、横笛,古时称为横吹。笛子上开有六个按音孔,又有吹孔和膜孔各一个。膜孔上贴一小张薄薄的笛膜。从古文献可以看到,中国的吹奏乐器产生较早,甚至被比作为人类文明时代的标志——成熟的文字符号早在5000年之久,这非常值得炎黄子孙自豪和骄傲。 笛子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期的骨笛。骨笛在浙江河姆渡遗址、黄河上游的卡窟遗址、江苏吴江海堰新石器时代遗址都有发现。其中1986、1987年在河南舞阳县贾湖出土的一批骨笛年代最久远。经测定,这批乐器距今已有8000年,用原件尚能吹出《小白菜》的优美曲调,具备了六声音阶结构。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出土的短笛却是短小的横吹乐器,仅有4——12厘米长,距今也有7000年左右。这些文物虽是凤毛麟角,但都是中国竹笛鼻祖有力的见证。笛子在这八千多年历程中的沿革和发展不由令世界惊叹,中国竹笛艺术是如此地魂丽多姿。历代文人曾为它写下了无数美妙的诗篇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促杜工部潸然肠断,使喻成龙鬓发成霜。(骨笛) 黄帝时期,即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开始选竹为材料制笛,《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以竹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进步,一者竹比骨振动性好,发音清脆;二者竹便于加工。

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笛在古代称为“篴”。到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记载。 1978年,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两支竹篪,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支竹笛,出土的篪和古籍中记载的汉篪,除长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出土的笛除与记载相同外,并在墓内的竹筒上写有篪的字样,显然是古代竹笛,古代的篪和笛非常相似,历来有人篪、笛不分,说成是同一乐器,实际是有区别的。从出土篪、笛可以看出:篪,6孔,闭口,能奏五声加一变化音,全身髹(xiū)漆;笛,7孔,开口,能奏七声加两个变化音,不髹漆。战国时,篪是祭神或宴亭时演奏的主要旋律乐器之一,笛也非常流行,屈原学生宋玉的《笛赋》中也曾讲到当时南方的笛,与今日之笛已十分相像。 竹笛作为我国最早出现的民族乐器之一,它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记载了光辉的一页。 两汉以后,笛子逐渐流行于全国各地。随着笛子的广泛流传,演奏技巧也日臻成熟。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演奏笛子的高手。 时至唐朝,李漠被誉为“天下第一笛手”。大诗人元稹的《连冒宫词》记叙了李漠被唐玄宗皇帝发现并留在宫中乐队当乐师的故事。

宋代,笛在民间音乐中已经有了重要的地位,在“鼓笛曲”中,鼓和笛是两件最重要的乐器。随着宋词、元曲的发展,笛子有着广泛的应用,并成为昆曲和梆子戏等剧种的主要伴奏乐器。 建国以来,我国的笛子演奏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除了各类伴奏、合奏以外,笛子独奏已成为人们所熟悉并喜爱的一种艺术。建国至1979年,我国的竹笛表演艺术的发展共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6年,这是我国竹笛独奏音乐的开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一批冯子存,陆春龄、赵松庭为代表的竹笛音乐的开拓者,他们使竹笛由一种伴奏乐器变为独奏乐器,由民间走向专业,他们是我国竹笛音乐的引路人。 笛子广泛流传于大江南北。1953年,冯子存在“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观摩大会”上,成功地演奏了《喜相逢》、《黄莺亮翅》两支独奏曲,将竹笛这一民族乐器第一次以独奏这一艺术形式搬上了舞台。冯子存、陆春龄、赵松庭、刘管乐这几位竹笛界的前辈,长期生活在民间,有深厚的民间音乐功底,由于生活背景、地域的差异,形成了以他们为代表的南(陆、赵)、北(冯、刘)派演奏风格。这两种风格为以后竹笛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演奏技术上,北方以吐、滑、垛、花(舌头)为主;南方以颤、震、叠、打(手指)为主。

当时的演奏。还没有涉及到很复杂的技巧。他们所演奏的曲目,大多是民间流传的戏曲曲牌或根据戏曲伴奏移植、改编而成 的,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浓郁的生活气息,真正创作的笛子独奏曲在这一阶段还没有出现。从教学方法上看,演奏家们都没经历过音乐学院的专业训练,他们所经历的都是民间“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以模仿为主。但丰富的生活阅历都融入到了演奏中,以声带情,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阶段,1956---1979年。以赵松庭《早晨》的创作为标志,是我国竹笛音乐的大发展阶段。1956年11月,由中央群众艺术馆编的《民间器乐曲选》收录了赵松庭创作的笛子独奏曲《早晨》。可以说,《早晨》的创作,揭开了我国竹笛独奏音乐的创作史,它开始了我国竹笛音乐由单纯地演奏民间音乐转化为演奏创作音乐的阶段。 这一阶段涌现出一大批竹笛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他们将竹笛音乐的创作、教育、演奏技术都提高到一个规范化、系统化的层次。他们运用丰富的创作手法,创作了一批有特色的作品,这些作品积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及心态,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现在音乐学院竹笛专业学生的必修作品。这些笛子独奏曲的作者多为集演奏、创作、教育为一体的音乐家。

与老一辈演奏家不同,他们大多经历了音乐学院的专业训练,在竹笛专业教学领域,打破门户之见,互相交流学习,并且突破了单纯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他们根据所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风格,编写了不同的、科学的训练教材,并将整理过的不同风格流派的乐曲汇集在一起,使学习者能够掌握到各种风格的乐曲他们还编写了不同难度的练习曲,根据学生的程度对他们进行“气”、“指”、“舌”训练,并且结合节奏、音准、音质的训练,使竹笛建立起了一套较完整的训练体系,对近几十年竹笛演奏技术的发展无疑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竹笛独奏音乐的创作中,单一的南、北派风格的笛曲已经逐渐被多风格、多地域的笛曲所代替,演奏家们根据各地不同的音乐风格,建立了一套具有不同地域特点的风格体系,并且都有其代表作。而且随着一批以外国民间音乐为素材的“外国乐曲”,各国家、地区的音乐音素被广泛地运用到竹笛音乐中,同时也带来了演奏家技法上的丰富多采。 这一阶段,还有不少人在竹笛的形制、制作材料等乐器的改革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们提出、发表、实践了各种形制的竹笛改革方案,其中南京艺术学院的蔡敬民、四川音乐学院的王其书老师的成果较有影响。尤其是后者研制的十孔笛,在保持了传统竹笛的音色韵味的基础上,可以顺利地演奏十二平均律所有音,特别适合在乐队中的合奏,并可以演奏带有许多变化音的乐曲,如外国乐曲《野蜂飞舞》,同时也为新创作乐曲提供了更广阔的表现能力。

但目前国内大部分演奏都还是使用六孔的不加键竹制笛子。 当代的一批中青年演奏家多融合南北两派笛韵于一身,创作的新笛子独奏曲有的还是梆、曲二笛兼用的呢! 常见的笛子 有两种:一种叫梆笛、一种叫曲笛。 梆笛用于北方梆子戏的伴奏,笛身细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有力,着重于舌上技巧的运用,如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先生演奏的北方民间乐曲《五梆子》、《喜相逢》,在演奏上表现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在气息运用上较猛,并采用了急促跳跃的舌打音,强有力的垛音,富有情趣的花舌音等等特殊技巧。梆笛善于表现刚健豪放、活泼轻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北方色彩,这和北方人民所处的地区特点和生活、劳动习惯是分不开的。多用于北方的吹歌会、评剧和梆子戏曲(如秦腔、河北梆子、蒲剧等)的伴奏,也可用来独奏。 曲笛用于南方昆曲等戏曲的伴奏,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线(即缠丝)笛”,因盛产于苏州,故又有“苏笛”之称。多为C调或D调。管身粗而长,音色淳厚、圆润、讲究运气的绵长,力度变化细致,常采用先放后收,一音三韵,悠扬委婉,演奏的曲调比较优美、精致、华丽,具有浓厚的江南韵味。 曲笛与北方风格的梆笛笛子独奏曲那种粗犷、有力,形成鲜明的对照。如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教授,他所演奏的《鹧鸪飞》、《小放牛》等民间乐曲,音色润丽、清晰,音色控制、强弱对比自如,并多应用笛子上的“唤音”、“迭音”、“打音”、“倚音”、“颤音”等技术,在气息运用上要求饱满均匀,尽量少用吐音断奏。

中国竹笛的音色既清脆嘹亮,又甜美华丽,还浑厚圆润。欣赏笛子的演奏,使人有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有时听来如行云流水,有时听来觉飘逸俊雅,有时听来又使人荡气回肠,这就是竹笛音色的感染力所致。竹笛能够吹奏出种种银色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一点是竹笛音色与竹笛本身的质量有直接关系;其次是音色与笛膜的质地及粘贴笛膜的技术分不开;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演奏技巧亦即运气的功夫。 六、具有代表的作品 1、姑 苏 行 《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接着再现主题,在压缩的音调中,更感旋律婉转动听,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令人寻味。此曲韵味深长,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特征,再结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叠音、打音、颤音等技巧,使乐曲表现更加动人完美。 2、鹧鸪飞 这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原是湖南民间乐曲,也用于箫独奏或丝竹乐合奏。后经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改编,注入了江南丝竹的风格,使乐曲更加清丽动人。

乐曲通过对鹧鸪飞翔的形象描绘,表现了人们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愿望。乐曲分慢板、中板两个部分。慢板部分是原民间乐曲的放慢加花,演奏家充分发挥曲笛浑厚抒情的特长,通过气息的控制、变化,运用音色、音量得收放变化以及滑音。轻音、打音、叠音等手法,使音乐悠扬委婉、明澈、圆润。中板部分是前奏的变奏,音乐活拨流丽,表现鹧鸪展翅高飞的情景。 3、五 梆 子 这是一首北方梆笛的代表传统乐曲,是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根据一首北方民间曲牌改编而成的。原曲是二人台钟的一首过场曲牌,名碰梆子。曲调明快、欢悦、乐观向上,主题共六句,微调式,格局落音逐级下行,分别为3,2,1,6,5,5。全曲共四段,为变奏体结构。笛一段呈示主题,速度较慢,旋律明晰,富于歌唱性。用滑音、剁音、花舌音等技巧润饰旋律,质朴明快。第一变奏用剁音、花舌音等技巧装饰旋律,诙谐风趣。第二变奏速度稍快,用吐音的节奏性贯穿全曲,音乐变得轻快、热情。第三变奏速度更快,即兴发挥更大,多次花花舌(颤舌音),是音乐更加热烈,推向高潮。 4、喜相逢 此曲原为内蒙古一首民间乐曲,后被山西梆子、二人台吸收为过场音乐,用来伴奏戏中角色入洞房、拂试灰尘等动作。改编后,表现一对情人惜别和重逢时的心情。

一以散板的形式开始,加之缓慢的速度和滑音等技巧的运用,表现亲人依依惜别时难舍难分的心情。二表现久别重逢的喜悦。三表现返回家乡时欢欣雀跃的情绪。四气氛更为热烈,描绘出全家团聚时的欢乐情景。 5、早晨 早晨:笛曲,赵松庭作于1956年,乐曲展现了旭日初升,鸟语花香,生气勃勃的春晨美景。也是他的的成名之作,乐曲素材取自于民间曲牌《点绛唇》。 在演奏风格上,结合了南派的“颤、叠、赠、打”和北派的“滑、吐、垛、花”,并吸收了西洋乐器长笛的演奏技艺,大大地丰富了笛子的表现力,是一首表现手法独特新颖的笛曲。乐曲活跃轻盈,流畅舒展,充满活力,展现了旭日初升,鸟语花香,生气勃勃的春晨美景。 6、春 到 湘 江 《春到湘江》湖南特色浓郁。乐曲表现湘江两岸秀美的春光和人们欢欣鼓舞、建设家园的豪情壮志。因子,广阔而富于激情,展现出湘江碧波滚滚、烟雾缭绕的壮美景色。如歌的行板那轻盈的旋律,时而吟唱般低回,时而激扬高歌,甚为柔美动人;中段由羽调式转同宫徵调式,意境清新。欢腾的快板,甚富湖南花鼓戏韵味,热烈中隐有鼓点声声,又有深情交融,洒脱豪放,诙谐乐观的神态跃然笛声里。几翻递升的旋律,如翻似滚把情绪层层推向高潮。

演奏宜使柔润与激情交互辉映,以把深切的情谊富有神韵的呈现出来。吐音清秀通畅,干净利索,并注意安排好吸气点。各音区要变换自如,高音要富于共鸣感。 7、牧 笛 《牧笛》作于1958年。是刘森根据刘炽为双人舞《牧笛》写的舞蹈音乐改编的。表现了五十年代农村年轻人的美好生活,可称之为《新小放牛》。清新、明快的引子将人们带到新的农村生活。第一小段小快板表现了男女青年在放牧嬉戏时的快乐心情。第二段慢般优美、动人,抒发的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恋人的热爱。第三段稍快的小快板是第一段小快板旋律的再现和发展。《牧笛》属于北派吐、垛、花、滑的演奏风格,但又与和常见的北派民间演奏风格不同。从技巧上说,乐曲的演奏能随情所至,充分的、恰当的运用了气息控制,深刻的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 笛子大师呢就是在是太多了,不过提起笛子我们不得不想到的一个人就是赵松庭(1924——2001)先生,作为赵松庭先生的东阳老乡,我在这里不提到他,那就更不成体统了。那我就着重的介绍一下江南笛王赵松庭先生。 赵松庭是中国浙江东阳人,出生于1924年,自幼爱好音乐,9岁开始学习笛子,不久又学会了二胡、琵琶、三弦、唢呐等民族乐器。

16岁那年,赵松庭在中学毕业后,参加了昆曲坐唱班,后来有进入师范学习,毕业后岁担任中学及师范音乐教师。22岁时,碍于父命,不得不放弃心爱的音乐,进入上海法学院攻读法律。 1949年赵松庭毅然中断法律学习,考入文工团,不但学会了好几种西洋乐器,还能写词作曲。 1950年,他随团到朝鲜战场慰问演出,先后七次立功,并提升为乐队副队长。1954 年,他因伤回国。离开了硝烟弥漫的战场,面对祖国的锦绣河山,观察人们愉快的劳动、生活,情不自禁地提笔写成了一首象征着祖国如旭日东升.欣欣向荣的笛子独奏曲《早晨》。1956年,赵松庭进入浙江省民间歌舞团,在第一届全国音乐周上演奏《早晨》,获得很大成功. 1964年, 在第五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演奏了他在农村时创作的两首乐曲,《婺江风光》和《采茶忙》,得到听众热烈的欢迎.音乐评论家李凌以《吹情》为题在上海《文汇报》撰文,赞美《婺江风光》是一首“以器乐写心灵”的杰作,认为它“音中有物, 声中有情”,在《采茶忙》中,使用了他首创的"排笛",扩大了笛子的音域,令人耳目一新。 赵松庭的笛子艺术自成体系,包括演奏、创作、教学、科研、制作等方面。环环相扣,相辅相成,还在继续向前发展。

如果仅就他所创作的一些乐曲和演奏技巧来研究,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到笛子史学、美学、声学、律学、工艺学的高度,进行全面的探讨。赵松庭深入余姚河姆渡对出土骨哨进行考察后,认定:笛子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七千年前。他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等古人诗句中,萌发了用玉石制笛,再现民族魂宝的想法,试制成功的玉笛已在海外投入演出实践。 1966年,在风风雨雨的年月里,赵松庭转入笛子科技研究,在他的弟弟物理学家赵松龄的帮助下,对笛子的频率计算与应用,以及温度与音准问题等,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实验,完成了几万个数据的演算,终于为笛子制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按照一般声学原理论推导,笛子基音孔的频率公式 赵松庭在教学上颇有建树,他的学生中有不少人在海内外享有盛名。此外,赵松庭还进行了两项研究,一是弯管笛,可以增加笛子的长度,而不影响演奏的方便;二是“同管双笛”,又名“雁笛”,演奏时双手如同大雁飞舞,非常别致美观。此笛历史文献有记载,从壁画中能见到,但还未发现过实物。 中国笛子有以秀美、典雅、华丽为特色的“南派”和以粗犷、明亮、刚劲特色的“北派”,赵松庭为了更好地表现时代精神,打破南北的界限,兼收两者之长,并借鉴西洋长笛的某些技巧,形成柔中有刚、刚柔并济的“浙派”。

他还将唢呐的特殊循环换气法运用到笛子演奏上,丰富了笛子的表现手段。 赵松庭在美学观点上,主张“音乐技巧为表现内容服务,脱离内容表现的不能称为技巧;竹笛本身 在不断发展,技巧也必须不断创新;技巧不论中外古今年内南北西东,只要对内容表现有帮助,我们都要吸收。” 赵松庭从事笛子艺术工作六十年,被公认为中国笛子的代表人物之一,浙派笛子艺术的创始人,并被誉为“江南笛王”。他首创吹笛循环换气法,名扬九州,他创造和首先使用了排笛,创造了L型倍低音大笛,亲手设计制作出古代笛类吹奏乐器“篪”(chi)。他首创横笛频率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创作及改编了《早晨》、《三五七》、《二凡》、《西皮花板》、《鹧鸪飞》、《婺江风光》、《采茶忙》、《幽兰逢春》等十余首笛子独奏曲,皆已广泛流传。这些乐曲,已成为中国乐坛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与此同时,他发表了《竹笛源流》、《横笛频率计算和应用》、《温度与乐器音准问题》、《低音笛及L型笛》、《中国笛子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同管双笛》等论文,编著出版了《赵松庭的笛子》、《竹笛演奏技巧广播讲座》、《笛艺春秋》等著作。他的教学,十分注重基本功扎实和艺德培养,他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所讲的艺德、艺技,使学生们没齿难忘,有时候,他以幽默风趣的方法,鼓励学生提高认识,增强信心。

他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与人交谈,他往往可以引经据典,出口成章。他的笛子功夫,古稀之年,仍然是那么青春勃发。最近几年,他亲自参加演奏并出版了印片《赵松庭笛曲精选》和《笛子教程音像带十讲》等。他所培养的一批当代杰出的笛子演奏家,遍布中国大陆及台湾、香港等地区,有的已到亚欧美澳各国去大显身手,弘扬中国音乐文化。正如一位文艺评论家所说:在全国各地和华人圈内,凡笛子吹得最好的,大多数是赵松庭的学生。 赵松庭曾风趣地说:“孔夫子有72门徒,我有88个。”笔者知道受过赵松庭传艺恩泽的何止是88个,少说说也有数百人,这还不算那些曾得到赵松庭偶儿指点或慕名依附者。如列出赵松庭的88个学生,那将是演艺界、至少也是笛艺界的一张精英名单。88人中,几乎很大一部分是国家一级或二级演奏员、或在全国比赛中夺冠的新秀,如:北京的詹永明、张维良、王次恒、李增光、戴亚;杭州的蒋国基、杜如松、范建弟、王彦、韩建林、陈嘉斌、吴良松、王森华、陈航民、;上海的俞逊发、杜冲;部队的刘凤山;湖北的张红阳;西安的元修和、刘宽忍等等,也包括赵松庭在台湾文化大学教授的12名笛艺本科生及香港、新加坡的学生。 王次恒 浙江杭州人 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笛箫演奏家之一 (杜如松 浙江东阳人 国家一级演奏员) (蒋国基 国家一级演员作曲家和吹管乐器的发明家) 上俞海逊音发 乐上家海协民会族表乐演团艺一术级理演事奏,员上 海市中政国协音委乐员 青年笛子演奏家,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竹笛专业家 协会 教师,中国竹笛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员 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唐俊乔 中国青年笛子演奏家 戴亚 浙江东阳人 国际中国民族 上海民族乐团笛子首席 器乐独奏大赛笛子第一名 张维良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 詹永明 中华全总文工团一级演奏演员 笛子专业委员会会长 赵松庭为了弘扬民族音乐,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是一位踏踏实实耕耘于民族乐坛的实干家。

民盟浙江省委原常委、浙江省政协第六、第七届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原主席、浙江艺术学校原名誉校长、中国著名笛子艺术大师赵松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3月9日6时30分,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不幸逝世,享年78岁。 其他著名的笛子演奏家 冯国陆子内春存 外龄 听发我众展国誉了南之北派为方"笛笛艺魔子的笛" 的杰演出奏代技表法之 一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