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竹笛曲《大姑娘美》 编曲及演奏:丰成全

《大姑娘美》是丰成全老师根据二人转《大姑娘美大姑娘浪》改编创作而成的笛子独奏曲。其热情奔放的旋律带入感满满,演出效果爆棚。

笛曲《大姑娘》的魅力

文/丰成全

前些日子到笛乡,碰到曾在《中国竹笛》杂志工作的赵然。小伙子满面春光见我第一句话就是:“特别感谢丰老师啊,因为吹了《大姑娘》,就娶到了心仪的“大姑娘”。听了这话我比他还激动,笛曲《大姑娘》的魅力远不止这一件。2019年南京文化馆提议要为我主办一场个人原创作品音乐会,文化旅游局领导有顾虑,认为一个非职业的,且退休多年的老人,会不会吹不动了?结果又是《大姑娘》立了功,听我一气呵成吹完《大姑娘》笛曲后,文旅局领导欣然同意市文化馆和文化旅游局联合主办。

创作大姑娘的出发点,是我在北方一个旅游景点,忽然听到远处有十分热烈欢快的音乐和歌声,赶过去一看,露天大舞台上,一群大姑娘边跳边唱,仔细打听才知道这牵动人心的旋律就是东北二人转《大姑娘美,大姑娘浪》。

返回南京,我找到了这首歌的歌词:大姑娘美那个大姑娘浪大姑娘走进了青纱帐这边的苞米它已结穗儿微风轻吹……起热浪我东瞅瞅西望望咋就不见情哥我的郎郎呀郎你在哪疙瘩藏找得我是好心忙。大姑娘美那个大姑娘浪大姑娘走进那青纱帐这边的高粱它正拔节儿咔咔直响……把歌儿唱我东瞅瞅西望望咋就不见情哥我的郎郎啊郎你在哪疙瘩藏找得我是好心慌。大姑娘美那个大姑娘浪大姑娘走进了青纱帐南地北地我都找遍为啥不见……我的郎我东瞅瞅西望望忽见情哥他正把我望郎呀郎你瞅你那傻样真真把我气够呛。

因为大姑娘美,所以大姑娘浪。这个“浪”字,不作其他地域文化的贬义理解,而是东北人特有的赞美女性的一个词语。“美”是资本是前提,“浪”则是更高层次的美,前者是静态的,后者是动态的。只有经历了“浪”的阶段,一个东北女性才算完成了风华毕现的青春历程。这个“浪”含有风度、才华、聪明和美德的意思。那么,大姑娘走进青纱帐干什么呢?简单而自然的一个可爱的目的:寻找情哥哥。东北土语“哪疙瘩藏?”传神地道出了大姑娘的娇嗔急躁和东北文化里俚语的鲜活魅力。

北地胭脂自有南国佳人所没有的特点:豪放,直爽,率性,爱咋咋的。南方北方由于地域气候等不同,造成风土人情上的迥异。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体现在个体上,一边高大魁伟,一边娇小玲珑;个性上,一边豪放粗犷,一边细腻温婉;饮食上,一边是大碗高粱酒,一边是小盏功夫茶;艺术上,一边是二人转快板书,一边是越剧沪剧黄梅戏;民歌里,一边是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大姑娘高粱地里寻情郎,一边是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满园花开谁也香不过它,我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骂。

正所谓男女不一样,才可以互相欣赏。南方曲北方人喜欢,北方曲南方人爱听。也难怪我对《大姑娘美,大姑娘浪》一听钟情,不时地哼哼这个旋律,可这个歌也只适合女人唱,男人唱时高音就上不去了。于是我就试着用笛子吹,可笛子吹又觉得不过瘾。我想南方的《茉莉花》被人改来改去,北方的二人转难道就不能改一改吗?于是我决定改编这首民歌。

改编一首曲比创作一首曲感觉更吃力,特别是你要保持它原有的风格和主旋律,又要将其最精彩的地方发挥到极致。我用了快一个月的时间,才用三段体进行了改编,每一段的旋律一起,就像是大姑娘行进的步伐,主体画面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纱帐”。第一段我重新改了过门,其他旋律基本和原歌一样:夏季的炎热在青纱帐的边缘咝咝碰撞。结穗的苞谷也蕴涵着无限的精力和热情,就在寂静的夏日闷热里,大姑娘袅娜飘逸地走进了青纱帐……第二段我进行了展开,所有旋律都在变化中推进,而且指法从原来的全按为“1”,巧妙改成了全按作“5”,一下提高了4度。大姑娘是主体画面里的主体,她是夏天里唯一的亮点,也是这片土地的骄傲,山含情水含笑,天地中的一切因她的出现而生动而激动。“微风轻吹……起热浪”,这是自然的描写,更是人的精神的外射,人文的自然化具象。这里的高粱在咔咔拔节,生长的快乐就是一首歌。而看不见我的情哥,让人好心慌。由到处寻找找不到的“心忙”到“心慌”,焦灼程度上的升级递进,增加了“快乐并痛苦着”的艺术效果。

第三段先回归到主旋律,然后再快速双吐进入高潮。大姑娘走进青纱帐,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香风一起,山河骤变!不仅指自然状态的外边的热空气卷入了相对阴凉的苞谷地,也指像火苗一样跳动闪烁的大姑娘给人美的冲击。大姑娘泰然自若甩开大步,仪态万方、风姿绰约地走进青纱帐,她大胆无畏,“我就美丽我怕谁!”终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瞄见了“我的郎”,苦苦寻找,频频张望,没有结果的时候,忽然的惊喜从天而降,大姑娘突然意识到应该生气,大大地生气,在生气里享受着被宠爱的滋味,享受着生命之花绽放的快乐。

笛曲层层递进,继承了歌曲舞蹈性、泼辣性、青春性的魂魄,“我只有一条命,一个身体,一种声音,但这确实是我的声音。”“音乐具有生理性。”东北民歌《大姑娘美,大姑娘浪》正是东北女子身体深处发出的声音,充满了寻爱的豪情,代表了东北人的文化特性。这种文化特性感染了我‘于是’就又有了新的诠释。什么样的人发什么样的音儿,这关乎你的文化背景,你的个人素质、气质和底蕴。为充分反映这种“生理性”的旋律,我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三分多钟的笛曲将快乐、美妙和青春气息凝聚,最后结尾我用了三指打音,让笛身发出大姑娘乐不可吱的声音。

《大姑娘》完成改编并录音后,刚开始我取曲名为《走进青纱帐》;后来感觉还是原歌的魅力大,就又改成了《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再后来发现南方人不太从正面理解这个“浪”字,就改成了《大姑娘美》;最后感觉《大姑娘》本身已经代表了美,“美”就不用出现在曲名上了,放在心里会更好。只一个曲名就掂量了这么一个复杂过程,可见得《大姑娘》的成之不易,不听可是白不听啊! (全文完)

注:本文已加入笛子艺术网“原创计划”并已开启“喜欢作者”模式,欢迎点击“喜欢作者”对创作优秀内容的作者进行鼓励。本平台承诺:本文“喜欢作者”所得将全部无偿赠予给作者本人,以表示对原创内容的鼓励。

丰成全,中国竹笛民族管弦乐学会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知名音乐传记作家、作曲家、笛界名人。创作演奏出版《和静飞竹》笛乐专辑、《荷风乐》笛乐专辑,撰写的笛文化专著《笛声悠悠》由凤凰传媒出版,为国内各城市图书馆收藏。多次获得国家、行业、省、市各类作品创作演奏奖,包括音乐界颇具权威的茉莉花创作奖和上海之春表演奖,南京市政府还成功为丰先生举办了“丰成全笛箫原创作品音乐会”。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