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田梦迪

11月8日,抖音推出“益童歌唱”乡村公益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的主角,是来自河北阜平的马兰合唱团。

今年2月,这支由乡村儿童组成的合唱团登上北京冬奥会的舞台。孩子们头戴虎头帽、脚穿虎头鞋,用希腊语唱起《奥林匹克颂》,被誉为“大山深处的天籁童声”。

这次音乐会是孩子们时隔数月再次登上舞台。超过90万人次观看了此次直播,音乐会相关视频播放量累计超1000万。合唱团成员王钰文说:“我希望可以一直唱歌,长大后站到更大的舞台上,让更多的人听见我们的歌声。”

马兰花合唱团

“没有音乐的童年是苍白”

马兰花合唱团的成立,源自于一个关于帮助的故事。

合唱团所在的河北阜平县南庄镇马兰村,位于大别山深处。战争年代,这里是著名报人邓拓敌后办报的地方。1939年至1948年,《晋察冀日报》在此十年,报社同志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行军、打仗、编辑、发稿。

1943年秋,日军发动扫荡,马兰村及附近乡亲为帮助报社转移,19位村民无一人泄密,惨遭杀害。突围后,邓拓的妻子在山洞里生下女儿邓小岚。村民帮助邓家抚养了这个女婴3年。在著名杂文集《燕山夜话》的封面上,作者邓拓的署名是“马南邨”,谐音马兰村。

2004年6月,退休的邓小岚代表《晋察冀日报》研究会,为19位牺牲的乡亲修建纪念碑。从设计图到选料,清华工科出身的邓小岚亲力亲为。纪念碑修好了,她请马兰村的孩子们参加纪念活动。她发现他们不会唱歌,只有一两个孩子会哼国歌,还跑调了。邓小岚觉得,“没有音乐的童年是苍白的”,于是就想来帮忙。

她筹款募集了乐器,改建了马兰小学的校舍,成为村里第一位全才音乐老师,组建了“马兰小乐队”。就这样,一届一届地带了十九年,直到把合唱团带进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2021年最火的笛子简谱_最新笛子曲谱_笛子谱今年热门歌

唱歌的时候,席庆茹总是开心的

音乐带给孩子们的改变,也不仅仅是增加童年的色彩。11岁的席庆茹是目前合唱团里团龄比较久的一位小歌手。父母外出打工后,小姑娘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常常因为思念爸爸妈妈偷偷掉眼泪。接触音乐之后,每次想父母时,席庆茹就跑到家后面的山坡上唱歌。她心里有一个小小的目标,等爸爸妈妈回家时,把自己的歌声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席庆茹说,长大后自己想做一名音乐老师,学成之后回到马兰村,像邓老师一样,用音乐带领更多伙伴走出大山。同伴张艳琪希望成为音乐家,自己作词作曲,创作出许多好听的歌曲。“未来马兰村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唱我写的歌。”

“星光下、吉他声中,来和我划船”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马兰花合唱团的44个孩子走到国家体育场中央,演唱起希腊语版的《奥林匹克颂》。这群孩子来自阜平县南庄镇,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5岁。负责教他们唱歌的,除了奥委会的工作人员,还有老队员孙志雪。

2010年,孙志雪在岔河小学念四年级,她听同学说隔壁马兰村有个从北京来的邓老师特别厉害,原本“房间里要用大木头支着房顶”的校舍被她翻新了,她还在学校里教大家唱歌。她有很多乐器,一碰就像散落的颜料盒一样,发出五颜六色的声音。

孙志雪想见识一下,放学后,她从岔河小学徒步出发,跟着同学走了四十分钟洋灰路,弯弯曲曲地到了马兰村。邓小岚正在教女生弹电子琴,孙志雪只看见女同学的手指头摁在黑白键盘上,悠悠扬扬的琴声跳跃在邓小岚住的那间破旧的房子里。孙志雪起初站的远远的,后来凑上去,越凑越近,再后来她大着胆子问,我可以弹一弹、摸一摸吗?“当然可以。”邓小岚反问:“你就是他们说的那个想来学唱歌的女同学吗?”孙志雪点头。那天,邓小岚握着她的手教她弹了生命中第一支曲子——《来和我划船》,“我们在星光下、吉他声中,来和我划船”。

在马兰,邓小岚带着孩子们组小乐队,大家根据喜好选乐器。孙志雪起初学电子琴,后来吹笛子的男生上初中了,笛子音空缺,孙志雪又弹琴又吹笛子,再后来邓小岚带来一批新乐器,一些是黑管长笛,她说谁能吹响谁就学。孙志雪肺活量大,长笛声吹得又响又远。

小乐队在马兰小学教室外排练

白宝鹏是马兰小乐队的第一届成员。2008年,乐队的曲子练习地像模像样了,邓小岚就带着小乐队的6个孩子外出去表演。合唱团在北京待了一个星期。在中山公园,他们表演小提琴,手风琴版的《欢乐颂》、《龙的传人》,没有灯光舞台,氛围轻松,大家很欢乐。演出结束后,邓小岚带着大家去了故宫、天安门、鸟巢。好多年过去,那些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的场景,白宝鹏怎么也忘不了。

孙志雪就是看到了小乐队在北京中山公园演出的照片,才被吸引过来。高二那年,邓小岚问她,你要不学音乐,通过艺考上大学?孙志雪这才知道,原来还有一条音乐的路可以走。后来,她考上了北方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长笛专业,毕业论文是研究莫扎特《G大调第一长笛协奏曲》的演奏技巧。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