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thernMusic 2015年第8期 (总第272期) NorthernMusic NO.8,2015 (CumulativelyNO.272) 钢琴协奏曲黄河》的艺术特征分析 (许昌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河南许昌 461000) 【摘要】作为我国音乐史上的扛鼎之作,钢琴协奏曲《黄河》不仅创新了传统的西方协奏曲曲式结构表达出了中国独特的音乐特 色,同时也对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表达了歌颂和敬意,是我国音乐民族化发展的重要尝试。 【关键词】钢琴协奏曲;《黄河》;艺术特征 引言 钢琴协奏曲《黄河》由《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来,其主创人 员在创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展现出黄河汹涌蓬勃的生命力和中华 民族与黄河的深厚感情,专门在黄河著名景点壶口大瀑布进行了 生活体验,也正是由于这种生活的体验为他们创作出如此恢弘的 乐章而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黄河》创作与上世纪六十年代 末期,当时的社会正面临着许多困难,全国人民都因为特殊的 历史时期而遭受苦难。而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推出,通过其独 特的艺术魅力感染了大批的中国人,为他们带来了强大的生活动 力,也成就了《黄河》在我国音乐史上无法替代的地位。

在此作品中,钢琴丰富的表现形式和极强的情感色彩与交响 乐队完美的结合表现出了再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中华儿女不屈的意 志和强大的生命。特别是在《黄河船夫曲》中,中华民族的坚毅 和百折不挠被细致展现;在《黄河颂》中通过激昂的乐章展现出 黄河的奔腾和祖国大地的伟岸身躯;在《黄河愤》中展现了中华 民族的苦难以及由悲伤到愤怒的情感转变;在《保卫黄河中》体 现出了战争中一个个不屈服的战士和奋战到底的精神。《黄河》 的四个乐章从艺术风格上充分利用了钢琴与乐队的融合,展现出 了雄浑的气势,从精神上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坚毅和顽强。 一、浓郁的历史底蕴 首先,《黄河》作为钢琴协奏曲有着《黄河大合唱》作为创 作的基础,其在音乐、文化和历史上都有着深厚的渊源。其最重 要的历史底蕴在于其反应了中华民族的民运转折和其中所承受的 苦难与抉择。因此,不能单单把《黄河》当做普通的钢琴协奏曲 来看待,而是更应该看到和体会到其中所包含的历史底蕴。这种 命运的跌宕起伏也如同黄河的流水一样波澜壮阔,展现中国历史 的同时也容易引起广大国民的共鸣。 此外,不单单是在近现代历史上,自上古以来黄河就是中华 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象征,在黄河两岸兴起的华夏民族经过了数千 年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黄河这条大河承载 了数不清地故事,在这条大河的两岸也生活过无数的中华儿女。 历史的长河中正是这些中华民族的先辈在黄河边建立了一个个都 市,一步步发展着中华的文化,演绎着一幕幕或激动人心或缠绵 悱恻的故事,让中国人对“黄河”这个词的感受跳出了黄河作为 河的概念,而能够更加直接地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 除此历史意蕴之外,《黄河》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它不同于一 般标语口号式的应景之作,它的酝酿与生成,与中国几千年古国 文化的沉积有着不可切断的联系。这一点从与其有着千丝万缕联 系的《黄河大合唱》中便可以找到答案,大合唱因为采用了声乐 的形式,因而更为直观的继承了“中国古代诗、歌相伴和‘以诗 明志’的传统”,体现在协奏曲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古往今来类似 曹操、李白、苏轼、乃至****那样英雄主义加浪漫主义的文学 气度,进而仿佛置身于带有史诗性的绘声绘色的壮观场面。 二、对传统结构形式的突破 《黄河》作为一个在特殊时期的带有深厚民族性的音乐作 品,它从结构上打破了传统的西方钢琴协奏曲的曲式结构,特别 是在其第一乐章中这一突破更为引人注目。在传统的西方钢琴协 奏曲的曲式规范中十分注重结构之间的逻辑性,在内容表达上需 要有突出、激化和回转等叙述和抒情过程。

然而在钢琴协奏曲 《黄河》中所运用的回旋曲式则相当自由,表现了自然事物发展 的不确定性,并且和人们理想想象中的黄河意象所完美融合。在 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中除了在D部分有 较为短暂的间歇以外,整个乐章的整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保持,在 感情上始终贯通,既没有传统西方式的突出、激化和回转等叙述 过程,又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审美趣味,也表明了钢琴协奏曲与其 主题思想的融合的特点,没有落入传统范式的窠臼之中,走出了 自己独特的方式。 三、和谐统一的音乐风格 钢琴协奏曲《黄河》其四个乐章以及各个乐章内部的音乐风 格一以贯之,一方面由于其母体《黄河大合唱》的影响,协奏曲 表现出了较强的声乐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又通过对于民族革命战 争为主题的凸显,穿插了强烈的情感起伏,从而让四个乐章有了 强有力的联系。从音乐风格上来看,钢琴协奏曲《黄河》不仅是 抒情的载体,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叙事性,从各个乐章的起伏中听 众能够很好地欣赏到实质性的纪实内容,体现了该曲在叙事与抒 情上的统一风格。 在情感抒发上,钢琴协奏曲《黄河》表现了对中华民族勤劳 勇敢坚韧不拔品质的表现和歌颂,在第一乐章中重点突出了中华 Northern Music 2015年第8期(总第272期) NorthernMusic NO.8,2015 (CumulativelyNO.272) 民族在与自然搏斗改造自然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苦难险阻以及百 折不挠的决心,而这种精神也正是包含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 处的民族性的集中体现;在第二乐章中,突出表现的是自然的雄 伟和高大形象。

在这一乐章中该乐曲塑造了一幅磅礴、雄浑、兼 收并蓄的黄河的具体形象,展现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伟 大的自然之力,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从源头上就带有的 团结一致、共赴国难的民族精神,也为后面的乐章埋下爆发的种 子;第三乐章是钢琴协奏曲《黄河》叙事性的集中体现。在这一 乐章中记录了中国土地和中华民族在外侮入侵中所遭受的苦难和 凌辱,也记录了人们由受难到愤怒到反抗的情感转变,该乐章为 所有热情的爆发蓄积了充沛的力量;在第四乐章中突出表现了中 华民族民族精神的爆发,记录了人们共同抗击侵略的历史事实, 同时也展现出了人们誓死不屈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该曲在这一 乐章也被推上了最高潮。通过四个乐章之间的紧密连接,把整个 乐曲的情感有力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个性鲜明的整体。 在整个钢琴协奏曲中,黄河是作为最重要的对象来进行描写, 黄河既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母亲,为人们提供了丰富飞资源;同 时也具有大自然的雄奇之美,并不能被人们所驯服,而是在千万年 来一直保持着其波涛滚滚;此外,黄河也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 中华民族的苦难;最后也是在黄河边上,被她所养育的中华儿女英 勇地为了保护她而前赴后继。

整个乐曲以黄河为载体,以情感的 变化为线索,在音乐表达上一气呵成,风格和谐统一。 四、蓬勃的画面感 钢琴协奏曲《黄河》其题目为自然中的景观,该乐曲通过对 自然细腻的描绘,在宣泄情感的同时,也为听者勾画出一幅生动 蓬勃的真实画卷,为作品的表达增添了强有力的现实基础。 从作品的“画意”着眼,可以将音乐和与之相融互补的姊妹 艺术绘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在欣赏音乐时会 评价某乐曲所描绘的场景或意境仿佛使听者置身于画中一般妙 不可言,如同身临其境,这恰体现出音乐艺术中的绘画美,具 体表现在通过音响作用于人的听觉感官并引发对于画面和视觉 形象的联想,从而触动着人的审美体验。换句话来说,所谓音 乐作品中的画意,是作曲家用洗炼、清新的语言,汲取自然景物 中的某些场景,加以精心刻画,使形象富有空间的造型美和色彩 的调和美。 五、民族主义风格明显 钢琴协奏曲《黄河》从其母本《黄河大合唱》诞生开始就带 有浓重的民族主义色彩。该作品的创作融合了全民族抗日战争的 大背景,把热情激昂的民族理想和广大的中国劳苦大众期望国家 安宁,追求生活幸福的理想相结合,迸发出巨大的理想的力量。 在这种将艺术与民族命运紧紧联系的过程中,造就了钢琴协奏曲 《黄河》音乐史诗的地位。

此外,该乐曲在素材在广飞采用中国 传统的民间音乐素材,不仅容纳了民歌、民乐,还有中国传统的 五音音阶,甚至极具创造性地融合了劳动人民的劳动号子的旋 律。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民族主义风格,用更为抽象、晦涩的 器乐语言表达着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这种精神通过音乐对祖国 美丽山河的歌颂、对具像化的音乐形象的描绘,以及大量民族音 调及动机的运用,乃至民族器乐演奏风格的模仿等等,得到了生 动的体现。 六、乐器化处理 乐器花处理是该曲目最重要的部分,从钢琴部分的处理还是 从华彩乐段的安排来看,钢琴协奏曲《黄河》都有其非常独特的 特征。在钢琴处理方面,该曲最出彩的地方莫过于利用钢琴模仿 出各种中国特有的民族乐器上。比如在该曲中多次出现了利用钢 琴模仿琵琶轮奏和古筝的演奏效果,并且利用中国五音音阶来演 奏,让钢琴的表演带上了不容被忽视的独特的民族韵味,可以说 钢琴协奏曲《黄河》把钢琴模仿民乐器这一技法发挥到了极致。 在华彩乐段的处理上该曲也别出心裁。由于西方传统的华 彩乐段都会有许多自由的发挥并且再节奏上有较大的变化和更丰 富的出人意料的表达方式的出现。而钢琴协奏曲《黄河》非常注 重整体的统一性,因此在乐章结尾的华彩乐段不宜过多地出人意 表,这样会让整个乐曲的情感结构出现漏洞,因此,《黄河》别 出心裁的抛弃了华彩乐段的本来涵义,而是通过钢琴的solo融入华 彩乐段中,并作为最主要的表达。

这样一方面保持了乐曲情感上 的完整性,同时又能够避免在表演过程中过多的炫技而减弱了作 品强烈民族性的表达。 总之,钢琴协奏曲《黄河》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不仅重视对西 方传统的钢琴技法进行创新,同时也强调对我国传统的文化以及审 美情趣等进行表现,所以对民族乐器声响的模仿是钢琴协奏曲所具 有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与此同时,深厚的民族性和爱国主义热情 构成了整个乐曲的灵魂内核,也使得其在表现中更具有能量。 参考文献 [1]李妮.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 [2]杨帆.中国钢琴协奏曲《黄河》演奏之探究[D].内蒙古师范 大学,2010. [3]夏侯琳娜.钢琴协奏曲《黄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4]李莉.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和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5]范欢欢.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的伴奏音乐元素研究[D].四 川师范大学,2013. [6]王得盛.钢琴协奏曲《黄河》的音乐分析[D].西安音乐学院,2013. [7]魏敏.《黄河钢琴协奏曲》之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 [8]张烁.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版本及录音评述——献给钢琴 协奏曲《黄河》诞生40年[J].钢琴艺术,2009,04:42-47. [9]刘小龙.中国钢琴艺术发展60年(六) 钢琴协奏曲《黄河》的 诞生[J].钢琴艺术,2009,09:25-29. [10]李翰.浅析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特点[J].课程教育研 究,2013,03:226-227.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