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音乐的期中论文,写音乐和电影内涵的关系有点扯淡,随便看看吧。如果觉得很无聊可以直接拉到最后,是直接写题目这个问题的。

还有真的超级喜欢里面所有的配乐。

————————————————————————————————————

可触及的音乐符码

——从音乐角度理解电影《触不可及》的内涵

摘要:电影《触不可及》的音乐框架主要由三类风格构成,其中两类着力于表现主人公形象、气质与性格变化,帮助揭示主人公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第三类钢琴曲的总体风格颇带游离感与距离感,作为主题曲应用于片头、片尾,并且由于在影片中不同场合反复使用而产生了音画平行的效果。这样的效果实际上是导演刻意为之,目的在于借助带有不确定性的、疏离感的音乐,借男主人公的视角对上流文化进行客观的反思。因此,该影片的配乐意义重大,深刻揭示了影片“触不可及”的主题思想。

关键词:触不可及;音乐框架;游离感;音乐内涵;文化反思

提及法国电影《触不可及》,许多人都曾被电影中黑人小伙与残疾富豪之间的真挚友谊所打动。该电影改编自一位法国富翁的自传《第二次呼吸》,它以真实故事为蓝本,多线情感交叉结合、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演员表演老练传神,可以说扎扎实实地讲了一个好故事。对此,国内外已有许多相关电影分析与评论。然而笔者认为,导演在该电影的传统叙事之外所附加的思考已经超过了“友谊”的范畴,正如片名《触不可及》一样,在影片中可以触及的表象之下,还存在不可触及的层次。对于这一点,导演是通过电影中充满游离感、距离感的音乐中进行暗示与诠释的。从音乐的角度,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触不可及”的内涵。

1.电影情节概述

菲利普是一名法国富豪,他在一次跳伞事故中全身瘫痪,不仅失去了健康与快乐,深爱的妻子也随之离去。他更换了许多护工,高额薪金让应聘者络绎不绝。而德里斯是一名居住在法国郊区、不务正业的塞内加尔移民。一天,游手好闲的德里斯出现在了应聘者的行列中,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只是想通过拒信去领取事业救济金。在面试过程中,德里斯表现得很随便,随意调侃菲利普的身体状况,还对他的女助手大献殷勤。

菲利普不仅没有因此而发怒,还雇佣了德里斯。德里斯随性、自由的生活方式与这座豪宅中拘谨的氛围格格不入,他将一种全新的生命活力带入了菲利普的生活,他带他去按摩、去飙车,做各种疯狂、大胆的事情,甚至帮助菲利普走出了丧妻之痛,开始追求新的爱情,而菲利普的生活态度也渐渐改变了胸无大志的德里斯,让他恢复了和母亲的关系、凭借自己的实力找到了新的工作,开启新的人生。

2.多类型构成的音乐框架

就电影的音乐结构来看,《触不可及》共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音乐支撑起电影的音乐框架。其中两种以成曲运用为主,以画内音乐的形式出现,采用音画同步的配置方式,分别代表了主人公里斯与菲利普在音乐乃至文化方面的偏好与品味,表现主人公的性格形象,并且推动剧情发展,加强剧情冲突。笔者分别将其定义为“德里斯”式与“菲利普”式。第三种则是电影的两首主题曲,这两首钢琴曲风格相近但有微妙差异,分别应用于影片的序曲和终曲,并在全片的某些场景也加以使用,对揭示影片主题思想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可称为该影片的主题曲,笔者将其定义为“触不可及”类。根据这一分类,对于电影中使用到的共计21首乐曲 ,可以进行如下划分。

分类歌名

“德里斯”式1.Earth, Wind & Fire - September

2.George Benson - The ghetto

3.Terry Callier - Your goin’ miss your candyman

4.Earth, Wind & Fire - Boogie Wonderland

5.Nina Simone & Hal Mooney - Feeling good

“菲利普”式1.Frédéric Chopin - Nocturne en si bémol op. 9 n°1

2.Franz Schubert - Ave Maria D.839

3.Wolfgang Amadeus Mozart - The magic flute, Birdcatcher

4.Carl Maria von Weber - Nein, länger trag’ich nicht die qualen

5.Antonio Vivaldi - Les quatre saisons, l’été, troisième mouvement

6.Jean-Sébastien Bach - Suite n°1 en sol majeur BWV 1007, prelude

7.Jean-Sébastien Bach - Suite n°2 en si mineur BWV 1067, badinerie

8.Jean-Sébastien Bach - Concerto en fa mineur BWV 1056, largo

9.Antonio Vivaldi - Les quatre saisons, le printemps, premier mouvement

10.Nikolai Rimski-Korsakov - Le vol du bourdon

11.Antonio Vivaldi - Concerto pour 2 violons et orchestre en la mineur op.3 n°8, allegro

“触不可及”类1.Ludovico Einaudi - Fly

2.Ludovico Einaudi - Una mattina

3.Ludovico Einaudi - Writing poems

4.Ludovico Einaudi - Cache cache

5.Ludovico Einaudi - L’origine nascosta

3.开头音乐的总概括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开头10分钟采用倒叙手法所讲述的飙车情节中,这三种主题的音乐都有所展现,并在影片后续情节中加以发展。

根据分析,具体的音画对照关系如下:

时间画面音乐

00 :00 :00-00 :01 :15德里斯与菲利普在公路上行驶,遇到堵车主题曲《fly》,旋律通过三个音符组的回环往复而组成,通过移位的手法略有变化,符合在公路驾驶中的运动感和迷茫

00 :01 :15-00 :02:40德里斯决定飙车,加足马力在公路上飞驰主题曲《fly》,这时的旋律变为在两个音符之间的反复,节奏加快,颇起波澜,在轮胎的摩擦、马达的轰鸣声、汽车的喇叭声、警车的鸣笛声中若隐若现

00 :02 :40-00 :04:55两人遭到警车围困,菲利普假装身体不适,德里斯辩解他开快车是为了去医院,警方相信了并为其开路无音乐的对话

00 :04 :55-00 :05:10德里斯开电台音乐电台里播放当红乐队Earth, Wind & Fire的《September》,这首歌属于Funk风格,动感十足,非常符合德里斯的性格

00 :05 :10-00 :06:50德里斯与菲利普继续摇头晃脑地公路驾驶,字幕出现,介绍制片相关信息继续《September》,夹杂着两个人含糊不清的跟唱

00 :06 :50-00 :07:20开到医院,德里斯糊弄了警察,点燃一根烟,给菲利普吸了一口,驱车离开无音乐的对话

00 :07 :20-00 :07:44镜头跟向他们离去的方向,黑镜,出现字幕“触不可及”,故事开始,德里斯参加菲利普的面试肖邦的钢琴曲《Nocturne en si bémol op. 9 n°1》,高雅、舒缓,带些忧郁感

可以说,在开头对全片进行这样的融合和浓缩,蕴含了导演和编曲的匠心,音乐已经对全片进行了提纲挈领的概述:当红Funk乐队的《September》代表了德里斯豪放、乐观、真诚的性格,肖邦的《Nocturne op. 9 n° 1》则展现了菲利普高雅、内敛、忧郁的气质,而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能够像朋友一样坐在同一辆车里、互抽一根烟、撒谎以逃避警察的盘问,无疑令人产生了继续观看的欲望。而在飙车阶段的主题曲《fly》,虽然不直接参与剧情的发展,只作为车轮声、鸣笛声等音效的伴奏而存在,但以独特的风格而令人印象深刻:旋律一直处于微妙的浮动与变化中,让人不禁产生在公路上行驶的迷茫和不确定感,同时伴随着音符的轻重,那种若即若离的距离感消散不去,与眼前这两个主人公之间明显的默契似乎形成对比。通过这样的音乐布局与设置,电影到底想说什么?这很好地引发了观众的疑惑。

4.恰到好处的成曲运用——“德里斯”式与“菲利普”式的碰撞

德里斯和菲利普的人物性格对比很大程度体现在品味上,如艺术品位、审美品位、饮食品味等,从面试时两人就音乐喜好而起的冲突开始。

同样,德里斯第一次去菲利普家中“报道”的时候,整个房子里回荡的是舒伯特的乐章《Ave Maria D.839》。而当德里斯入住、开始料理菲利普的日常生活、接触这个家中的不同人物的时候,配乐是George Benson的《The ghetto》,是一首带有嘻哈风格的说唱歌曲。这里采用了画内音乐和画外音乐结合的方式,这首歌一直持续到德里斯一边听这首歌一边洗澡,被伊冯娜叫起之后才被打断。

两人在音乐品味上最大的对比出现在菲利普生日宴会上,情节设置类似《海上钢琴师》,菲利普请乐队为德里斯演奏许多经典的古典音乐,如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但德里斯无动于衷,说“不能跳舞的音乐不是好音乐”,并开始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Earth, Wind & Fire的《boogie wonderland》。随后在德里斯的感染下,所有人都开始跳起了舞。即使是乐团也被这首Funk风格的音乐所感染,放下了自己手中的小提琴。类似的场景还有德里斯和菲利普一起看歌剧时对歌唱家造型的嘲笑等。

而“菲利普”式歌曲作为画外音乐的使用主要出现在德里斯和菲利普分开之后,我们在这两人身上看到的变化:德里斯主动去告诉贩毒的人不要再接触他的弟弟、菲利普厌恶他的新看护、德里斯在新的面试中表现出色,不仅有驾照、学会认字,还与面试官谈论起达利的画。这里的音乐是维瓦尔弟的《Concerto pour 2 violons et orchestre en la mineur op.3 n°8, allegro》,也就是之前生日会上德里斯嗤之以鼻的“不能跳舞”的音乐,说明了德里斯也受到了菲利普的影响,不再迷茫和颓废,开始发展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了。

此外,在德里斯带菲利普去装高速轮椅、做耳朵性按摩等情节中,也有许多“德里斯”式歌曲作为画外音乐的使用。这两类风格迥异的成曲运用,不仅就当时的场景而言有一定的抒发人物感情与心理、渲染气氛、加强剧情的戏剧化冲突的功能,而且成功地通过音乐塑造了人物形象,表现出德里斯和菲利普作为两个在地域、阶层、社会经济地位方面都全然不同的人物,彼此所习惯与偏好的文化上也截然不同:古典与现代、精神与感官、内敛与外露、礼貌与直白……等二元对立关系;同时通过在剧情发展过程中主人公音乐风格的“互换”,表现出主人公互相之间对彼此的影响。

5.到底是什么“触不可及”?——从音乐角度理解“触不可及”的内涵

前文已经提到,笔者认为《Fly》与《Una mattina》是本影片的两首主题曲,分别应用于影片的开头与结尾,同时散落于影片其他片段中。对于理解影片最深刻的问题,也即电影的名称“触不可及”,可以从这两首看似简短的主题曲着手。

《Fly》这首主题曲的演奏乐器只有钢琴,音符密集但强弱有度,不管高音区如何变化,低音部分一直是两个音符反复,因此整个乐曲让人感觉回环往复。这首歌的特点在于不确定感和流动感很强,仿佛在寻觅着、追逐着什么,缥缈无定。因此,《Fly》这首歌主要运用于影片里在路上行走或驾驶的片段。

《Una mattina》与《Fly》在某种感觉上是同脉相承的,但旋律明朗很多。与《Fly》非常明显的不确定和流动感相比,《Una mattina》更多的是淡淡的疏离感:在短暂的上行音符之后,在原地徘徊不定,仿佛若即若离、想要靠近却又保持着距离一般,并且通过叠用相同音符,多了一些情感上的哀伤。

下面就影片中运用到这两首主题曲的相关片段加以列举与分析:

1、德里斯参加完面试后回家,他戴着帽子大踏步在熟悉的街区上走着,与朋友们打招呼。回到家之后他检查了每个房间的情况,问母亲没有回来没有。(00:12:50-00:13:40)

这里的配乐是《Fly》,镜头表现很有特点,是跟随德里斯的视角拍下他眼前的郊区和家中景象,有很强的晃动感。这里音乐和画面同步,共同表现出德里斯在人生路上内心的迷茫。而在接下来他与母亲见面后的争吵中,根据母亲所说的“6个月没有回家”、“我总是为你祈祷,希望上帝原谅你”、“你收拾行李走吧”,我们不难猜测出德里斯应该是从事非法犯罪活动被捕后刚刚被释放,事实上,他因为抢劫珠宝店坐了六个月的牢。

2、德里斯出了家门后,先与朋友们见面,吃喝打闹,但看得出他并没有什么心情。到了晚上无处可去,就坐了一晚上的地铁,直到天亮以后,来到菲利普家。(00:17:10-00:19:20)

这里一开始的音乐是Ludovico Einaudi创作的《Writing poems》,由小提琴的拖音和钢琴零散的音符组成,让人感觉松散、压抑、疲惫,仿佛人缓缓呼出的一口无奈之气。然后出现了主题曲《Una mattina》的旋律,但不是很明显,带有一些《Fly》中的回环往复的迷茫感。直到天亮后,德里斯走出地铁,来到菲利普家门口,旋律才彻底变为了《Una mattina》,这首歌仿佛早上清澈、熹微的晨光一样,让人看到了微小的希望。

3、菲利普决定去见他喜欢的女笔友,而德里斯去找了他结束了一天工作下班的母亲。但是两个人都退缩了:菲利普在约会时间前离开了咖啡馆,而德里斯一直没有下车走向母亲。两个人见面,坐飞机决定出去兜风。(01:16:30-01:19:20)

与上个片段一样,配乐由《Writing poems》过渡到《Una mattina》。德里斯推着菲利普走向飞机的时候,可以感觉到两个人都有浓重的心事:一个因为自己的残疾而不敢面对心仪的女性,一个因为自己过去所犯下的错而不敢面对自己天天辛苦操劳的母亲。最终两个人一起选择了逃离这里。这里的音乐配置是音画同步关系,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两个主人公面对相似的困境,产生了相似的犹豫、哀伤和退缩。

4、德里斯离开菲利普后,菲利普夜半因为“幽灵症”而不得安生,德里斯回来看望他,带他出去兜风,于是出现了电影开头的一幕。(01 :40 :20-01:43:22)

作为电影开头场景的简短回放,这里的音乐沿用了开头的《Fly》。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们已经完全明白这对好友互相接触的过去、现在,以及即将要分别的未来后,对《Fly》所带有的流动和不确定感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主人公当前的处境开始进行深入的思考。

5、德里斯和菲利普来到一个餐馆,将已经去世的妻子赠给他的复活节彩蛋还给了他,便离开了。菲利普心仪的女性出现,坐下与他交谈。菲利普在片刻的惊愕后,望向窗外,德里斯朝他笑了笑,摆摆手,离开了。(01:46:30-影片结尾)

对于全片最感人的片段,导演没有选择再创造一个更加煽情、更加动人的旋律,而是沿用了之前的《Una mattina》。这首歌即使在最感人、最亲密的时候多了些温情的意味,但那淡淡的疏离和徘徊依然盘旋着,挥之不去。加上德里斯分别的那一挥手与微笑,让人一下子沿着音乐的痕迹,隔着时空感受到之前相似的旋律和情节的呼应——在影片主人公因为彼此而遇到的每一个转折面前,都出现了这样的旋律。对于这样一个传统的音画同步的片段,却由于同一首音乐的不断反复使用而产生了音画平行的效果。这里不仅是有意为之,而且暗藏了解读本片最关键的信息。也许可以这样说,借助音乐的作用,导演想把他对于这个故事的思考转码为音符传递给我们。

此刻再来考虑“触不可及”的含义,在传统意义上,可以是富翁没有知觉、没有感知的身体、是以德里斯为代表的贫穷、缺乏知识的边缘人群对主流的敌意与对立,是这两者之间之间深厚的、旁人无法达到的友情。但如果仅仅如此,影片的主题曲应该更加圆满、温柔、活泼,而不是像《Una mattina》或《Fly》一样,一直被淡淡的徘徊、疏离,甚至有些哀伤的气氛所围绕。

联系到之前所分析的“德里斯”式和“菲利普”式的成曲使用所带来的二元对立效果,我们不难意识到,在“触不可及”这个主题中,导演借助带有不确定的、疏离的音乐,借菲利普的视角对如今大部分人们所习惯和适应的上流文化进行了客观的反思:当人类社会越来越文明、越来越缺少刺激,其实就像全身瘫痪没有知觉的富翁一样,对身边活生生的人、事、物缺乏感知,而只承认精神世界的价值和高贵。同时,人们越来越强调礼貌、同情心、强调为人处世的得体与教养,给这个社会制定越来越多的规范,却忘记了当初制定这些规则的初衷是什么,以至于到最后,礼貌外化为礼节,真诚外化为客套,人套上了文明的外壳,却不知文明的内涵为何物。

而当他遇到了德里斯,这个无论在音乐上、速度上、外表上,都毫不掩饰地表达对感官刺激的渴望的人的时候,虽然他一开始、乃至所有人一开始都视其为没有教养的异类,但却无法抗拒地被他所吸引,原因在于德里斯的直白、外放、追求感官刺激,其实是人类的本能。菲利普其实承认并且接受了他人性中被压抑或丢失的这一面:影片的最后,当菲利普找了新的看护之后,他还要求进行头部按摩(显然他心里想的是耳朵的性按摩),以享受一个全身瘫痪的人仅有的性快感。他也感激德里斯为他与自己心仪的女性安排了会面——六个月含情脉脉的高深情诗也比不上一通有声的电话,而多少通电话也比不上面对面的畅谈与接触更加实在。而事实上,他所标榜的“柏拉图式恋爱”,只不过是为自己的懦弱找了个文明的幌子。

德里斯最后形容自己是一个“pragmatique(实用的)”的人,这其实是对菲利普所代表的上流社会与上流文化的绝妙反讽。菲利普曾说人们追求艺术是因为它是“Une trace d’un passage sur terre(人类过客留下的痕迹)”,而德里斯告诉他:这所谓的痕迹在于感知、在于感受,而这种感知与感受是无法在精神与肉体完全对立的情况下得到的。如果如此,那么人将会“触不可及”。

而悲哀的是,如今大部分或处于上流文化、或仰慕上流文化的人都在一步步走向这“触不可及”的状态,而真正掌握了生命秘钥的大众文化,却与上流文化因为经济地位等种种关系形成了巨大的隔离,两者的“触不可及”使得这一觉醒变得更为困难。在影片中,菲利普和德里斯即使互相触碰了彼此,但也因为双方巨大的身份差异和人生追求,而不得不在短暂相处后长久离别。

因此,可以说,借助这部影片的主题曲《Una mattina》和《Fly》,影片所期待的不仅仅是观众被一段友情所感动,而是由这穿越时空、前后呼应的主题曲,思考什么是真正的“触不可及”。从片头的《Fly》中寻寻觅觅的、一直流动着的不确定和迷茫感,到《Una mattina》中情感找到了归宿,却徘徊不定、若即若离的忧伤感,虽然在这一场故事之后,我们在情节里似乎找到了面对移民问题、融入问题的某种答案,但至少在音乐方面,电影从来没有在“触不可及”这个主题中注入真正积极的态度:不同阶层之间依然触不可及;不同文化之间依然触不可及;而这一个看似近在咫尺的答案,更加触不可及。

参考文献

[1] 曾田力,雷伟著. 《电影电视剧音乐分析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2006年

[2] 罗展凤著.《电影X音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1年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