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音的高低 在简谱中,音的高低用七个阿拉伯数字1 2 3 4 5 6 7 来表示。这些数字叫音符

我们把它们分别唱成:1--do;2--re;3--mi;4--fa;5--sol;6--la;7--xi。这些唱出来的声音符号叫唱名。

这七个音还有与之相对应的英文字母的名称:1--C;2--D;3--E;4--F;5--G;6--A;7--B。这些字母叫做音名。

它们是固定不变的。 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

(2)音的长短 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在简谱中,用短小的横线“—”摆放在音符的不同的位置上来记录音的长短。 例如:2 — 2 2222 在上例音符2 的右面、下面标示出的横线“—”表示该音符所应唱的长短。

无论用横线标明与否,实际上每一个音符都显示出一个相对的时间长度---时值。一个右面或下面没有横线的音符,如 2 ,它的标准名称是叫四分音符。

一个四分音符右面加一条横线“—”表示要唱出两个四分音符的时值。 例如:6 — 表示要唱两个四分音符的时值。

如果 6 唱一秒钟,6 — 就唱两秒。 一个四分音符下面加一条横线“—”表示要唱出半个四分音符的时值。

例如:6 表示要唱一个四分音符时值的一半。如果 6 唱一秒钟,6 就唱半秒。

(3)音的力度 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教强一些,有些地方弱 一些。

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4)音质 也可以称音色。

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声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二胡的四大基本乐理知识,根据上面小编的分享,孩子们一起学习这些乐理知识,一起开始二胡的精彩学习吧。

5.二胡初学者到底该怎样学习识谱

学二胡急功近利要不得,二胡的基本功是否扎实,一听就能听出来。

技巧的什么的靠领悟和多练吧,不要着急练那些名曲,我们在拉二胡之前一定要学会认谱子!一:认清音符唱法 初学简谱,先要搞清楚音乐体系中的七个基本音级,不要觉得很深奥,一个没有学过音乐的人,都能脱口而出音乐的七个音符,这七个音符就是七个基本音级。简谱的七个基本音级分别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表示,唱名依次是do ri mi fa sol la si (多来 米发 梭拉 西) 就如同我们自己名字的称呼,会有大名还有小名一样,七个音除了唱名外,它们还有音名,依次是CDEFGAB,音名常常出现在乐谱开头,表示乐曲是什么调的,调的知识点,后期再讲,今天我们可以先放一放,了解一下即可,记住唱名就可以了。

相比较五线谱来说,七个数字就代表了七个音符,非常简单明了,大家首先要快速记住这七个音符(基本音级)的唱法,用最短的时间做到跳着也能脱口而出,牢记于心。二:理解音高,分辨高低音 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基本音级,但还要分出低音、中音、高音…举个例子,我们的嗓音条件天生就不同,有的人嗓音很高,擅长演唱女高音,有的人嗓音低沉,称为男低音,有的人嗓音在中音区非常的优秀,称为女中音,因此音符也要有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之分。

在高低音的分辨上,简谱与五线谱相比也是超级简单的了,我用中音区为分界,乐谱中标记为1234567这样的音符为中音区,大家要记住它们的特征,什么特征呢?很简单,就是只有阿拉伯数字表示的音符,没增加任何的符号的音符,就是中音区的音符。比如1,我们看到这个音符后就可以更确切的说是中音do。

1 中音do 比中音区低的叫低音区,我们要记住它们的不同:在音符正下方出现有一个小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这个音降低一个音组,也就是说,如果1的正下方出现了一个小原点,那我们看到这个音符后就可以确切的说是低音do。低音do 比低音区再低一个音区怎么办?很简单了,在音符正下方加两个小圆点,我们称为倍低音区。

依次类推,比倍低音区再低,那就在音符下方加三个点喽。低音区说完了,我们来说高音区,还是以中音区为界,比中音区高的音组叫高音区,在音符正上方加一个点。

高音do 同样,想变成更高的音区,在音符上方加两个点即可,称为倍高音区。再高一音区,就在音符上方加三个点。

在一般的歌曲及二胡乐谱中,无论是在基本音级上方或下方加记两个以上的""的音符都是很少见的。如果上面的内容你都能理解了,那看看上面这张图,试着快速说出每个音吧,按顺序说,跳着说,都要很熟练,当然,如果你能唱出来就更好了,不要怕唱不准,能开口就是好的开始!在这里,我要求正在学二胡的胡友们,还要理解和掌握一个词:八度。

也许你经常听人说高八度,低八度,但是你真正理解它吗?八度是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的关系叫八度。大家会问了,为什么是八度呢?让我们来数一下,中音1到高音1要经过多少个基本音级?这里要注意,要从1数到高音1,从头到尾,不能落下头尾音。

一目了然,八个。当然,在音乐中,两音的关系不能说个,要说度,所以我们称之为八度。

再延伸一点乐理知识,和我想一下,1到3是几度呢?今天的内容很基础,啰嗦了这么多,希望你每一句话都能读懂吃透,该记住的音符唱名必须背下来,这样以后看谱才能反应快,音乐看上去有点深奥,但其实真的不难,大理论说了一堆,也许几句大白话就解决了,二胡国乐有很多零基础的年龄偏大的二胡爱好者,希望你们跟着这套简谱课程,从零学起,加以时日,一定能实现独立识谱。给大家留两个小作业:上面这两首小乐曲大家都很熟悉了,今天的要求是能快速唱出每个音的音名,音符的长短先不要考虑,我们下次再讲。

第二个小作业:说出下面两个音之间的度数关系:1-3、1-5、2-6、3-高音3、2-6、低音2-2、低音5-高音5 第二个作业大家可以在下方留言,说出是几度就可以了。想要更多免费二胡曲谱,可以在下方留言。

不喜勿喷。

6.二胡演奏入门技巧

坐姿

1、身体中线左斜,使重心落到了人体的左侧。

2、后背立直,端坐于凳子三分之一处

持弓(持弓的错误方法)

1、持弓位置过于靠近弓头或过于靠近中弓。

2、弓子过于深入虎口底部,使弓子掐死在虎口中,不能灵活运动。

3、持弓时手指过于向下“耷拉”,使弓杆紧压琴筒磨擦,弓毛反而离开琴筒向上偏移。

4、演奏外弦时,中指和无名指从弓杆与弓毛之间拿出来,到演奏内弦时再伸进去。

5、持弓时拇指的位置不正确。

6、持弓时中指过于伸入弓杆与弓毛之间,使它里外都用不上劲。

7、握弓过紧,致使食指根部、拇指第一关节内侧、以及中指第一关节外侧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有人误认为这是“功夫”,而实际是持弓方法上的错误。

8、拉二胡时,弓不可向上翘起,这样会导致音色不好。

持琴

1、琴筒错误地放于左腿中间,而不是放在左腿根部靠紧小腹的位置上。

2、琴杆过于左斜或右斜;过于前倾或内收。

3、第一把位时左手虎口离千斤过远。

4、左臂缺乏应有的支撑力,靠虎口夹紧而吊挂于琴杆之上。

5、拇指下弯勾住琴杆。

6、持琴时左手掌心贴近琴杆,手指“躺”倒按弦。

7、手指关节过分弯曲,以手指的尖端(甚至用指甲)触弦。

8、手指关节反弯,尤其是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一关节。

9、手指(尤其是无名指和小指)不是从弦的正面(从弦向琴杆方向)按弦,而是从弦的外侧(从弦向身体方向)按弦,以致只按实了外弦,内弦却处于虚按状态,常常因此而出现狼音。

10、演奏时始终让手指“悬”在音位的上方,不能放松。

11、当一个手指按在弦上时,其下面的手指蜷曲在掌心中。

12、持琴时大臂过分抬高,使左臂处于紧张而不自然的状态。

扩展资料

起源

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我国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宋朝学者陈旸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

到了宋代,又将胡琴取名为“嵇琴”。宋代末学者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这样记载:嵇琴本嵇康所制,故名“嵇琴”。

宋代大学者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熙宁中,宫宴,教坊伶人徐衍奏嵇琴,方进酒而一弦绝,衍更不易琴,只用一弦终其曲。”说明在北宋时代已有很高的演奏水平。

徐衍为皇帝大臣们演奏”嵇琴”时,断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奏完曲.没有娴熟的技艺是做不到的。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又记载“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去中雁,归雁如今不寄出。”说明在北宋时已有了马尾的胡琴。

元朝《元史·礼乐志》所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进一步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到了明清时代胡琴已传遍大江南北,始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演奏乐器。

到了近代,胡琴才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演奏水平已进入旺盛时期。刘天华先生是现代派的始祖,他借鉴了西方乐器的演奏手法和技巧,大胆、科学地将二胡定位为五个把位,并发明了二胡揉弦,从而充扩了二胡的音域范围,丰富了表现力,确立了新的艺术内涵。

由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为以后走进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很快,为了大力发掘民间艺人的艺术珍宝,华彦钧、刘北茂等民间艺人的二胡乐曲经过整理被灌成唱片,使二胡演奏艺术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起来。

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先后涌现了张锐、张韶、王乙等为代表的一批二胡教育家和演奏家,在他们的影响下,又培养出了新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王国潼等。就如二胡作曲家刘文金的《长城随想曲》等将二胡的性能超常发挥,并刻意创新,使二胡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异彩。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