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之夜曲谱_草原夜曲歌曲_草原夜歌曲谱

第十六章 柳文学喜欢音乐。 柳家从省城下放的时候带来一个老式收音机,外壳是木头的,呈淡黄的颜色,正面蒙住喇叭的是一种类似丝绸般的土黄的布,下面几个简单的旋钮,操作起来并不复杂。小的时候,柳文学总是喜欢趴在柜子上面的收音机旁去听。那时候收音机里除了新闻和报纸摘要之外,听得最多的就是现代革命京剧样板戏。他整场整场地听,每段每段地听,以致里面的台词他都可以倒背如流,那几个闪着光辉形象的有名的唱段他也能毫不费力地模仿下来。 据柳老太太讲,柳文学的父亲便是吹拉弹唱无所不能,而大哥柳文春更是传承了父亲的基因,上学乃至工作的时候也曾经是县里文艺宣传队的骨干。柳文春经常把二胡、唢呐、笛子、扬琴等乐器带回家来进行练习,柳文学也借此偶尔摆弄一番。时间长了,他对这些乐器也算熟悉一二,也都能弄出一个完整的曲子来。 说起他比较擅长的乐器当数扬琴了。起先,他操起两根竹锤,随意地敲打琴弦,进而很轻松地找到了音阶。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练习便能很轻松地敲打出一首完整的曲子来。记得他弹出的第一支曲子是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娘子军连歌》。在扬琴上突然弹奏出了一首完整的乐曲,令柳文学异常兴奋。他奇妙地感觉到,这远比他没事的时候瞎哼哼或者用吹口哨的方式进行模仿有档次多了。

这扬琴宽大厚重,又带个精致的木架作为支撑,每次拿出来使用都很不方便,可是柳文学痴心迷醉乐此不疲不怕麻烦,他有时会把它拿到院子里弹奏,甚至跟随母亲下地干活时架在地头间弹奏。最后,只要是他会哼的旋律,不用参照曲谱就可以熟练地弹奏下来,那种对节奏的把控和对旋律的润色乃至整首曲子的驾驭,带给柳文学梦幻般的陶醉,令他痴迷和忘我。 为此,柳文学一度感觉自己具备极高的音乐天赋,真算是无师自通!他甚至幻想,自己将来或许会在音乐这个行当里有所发展和作为!其实,这是每个孩童都有可能经历过的带有冲动和梦幻的特殊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里,每个孩子都有可能瞬间爆发出一种天分一种激情,进而形成一种技能成为一种爱好。 因为有了童年时期的音乐梦想,加入了老师这个群体之后,虽然是教体育,但当他看到音乐老师坐在脚踏风琴前教孩子们唱歌的时候,他对音乐又自然而然地燃起了热情。他再一次感觉到,音乐是多么的美妙和神奇。农村孩子唱的歌在风琴的伴奏下虽谈不上优美动听,甚至于时断时续,但从其稚嫩的童声中明显感受到了一种纯净和质朴。 于是,他每天下班后都走得最晚,等所有老师都离开之后,他便坐在风琴前研究起来。比起扬琴,风琴看似更加舒服,声音也更加立体和悦耳,这些黑白琴键更加明了和简洁。

不同的是他的双手一边在上面弹奏,还要一边不停地脚踩踏板向里充气。风琴的音色比起扬琴来显得更加浑厚而明亮,更富表现力。几天时间,柳文学很快就掌握了风琴的基本演奏手法,尽管有些不规范,但弹奏一首完整的曲子已经颇为流畅。那种简单的仅有八度伴奏的弹奏效果,让柳文学自己都感受到了悦耳的欢愉和莫名的感动。 柳文学每天都很晚离开办公室。即便天黑,已经看不见琴键,他依旧可以熟练地弹奏任何曲子。 作为体育老师,他喜欢听《运动员进行曲》。这首曲子节奏快,富有激情和朝气,和他所任的学科密切相关,因而柳文学每次坐在风琴前首先弹奏它,那类似出征的序曲,令他充满活力产生豪迈之情。 另外一首更令他激情澎湃的乐曲是刚刚在县城电影院看的电影《少林寺》当中的主题曲《少林,少林》,这是柳文学第一次被这么好的电影所震撼,第一次被这么美妙的乐曲所感染。记得为了看那部电影,他和刘德等几个男老师费了很大周折才买到夜场的电影票,那晚骑着自行车回到家来已经半夜。他们被电影情节感动得稀里哗啦,对里面的少林功夫赞不绝口佩服得五体投地。其中,让他们念念不忘回味起电影情景的,无疑是这首充满着激情和斗志的歌曲《少林,少林》了。柳文学一路回味着那不绝于耳刚劲激昂的旋律,第二天便亟不可待地把这首歌曲演绎到了风琴上。

那一阵,柳文学除了教好体育课外,下班后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办公室里弹奏风琴。他感动于自己无师自通的天赋,他对音乐的深情钟爱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 一个周末的晚上,天已渐暗,柳文学依旧在办公室里弹琴。《草原之夜》的琴声动听而忧伤,在办公室和走廊里回荡。当他从优美的旋律和情境之中清醒过来时,发觉虚掩着的门边恍惚有一个人影在晃动。乐曲弹奏完,柳文学起身向门口走去,那个人影快速地离开了,缥缈地向走廊的尽头走去。这是谁?是什么人在这么晚来学校?为何要站在门口?是偷听还是好奇?柳文学感觉有点蹊跷。柳文学想,既然人家不想公开露面也就不要过于认真和急于弄个明白。他没有跟随人影,返回来又弹奏起《少林寺》里的另一首曲子《牧羊曲》—— 日出嵩山坳, 晨钟惊飞鸟。 林间小溪水潺潺, 坡上青青草…… 在昏暗的夜色里,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耳畔萦绕着郑绪岚那活泼、甜美、温柔的歌声,柳文学沉浸在电影无比美妙的意境中……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